绥化:全力推进“都城地”向更高质量发展

作者: 绥化市委宣传部
黑龙江黑土优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品展示
黑龙江大德金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集镇宝田村
肇东五里明镇玉米示范田
黑龙江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
望奎双汇北大荒有限公司
升平镇赫宇合作社规模化肉牛养殖
    近年来,绥化始终把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形成大抓项目、大招项目、大建项目的强烈态势。
    抓发展是政府第一要务,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绥化市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瞄准“三个第一、三个千亿”的努力方向,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千百十”工程,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聚焦新一轮产业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一个好的产业可以兴起一座城市,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以市场换投资、以产品换链条、以资源换项目。玉米产业总投资70亿元的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200万吨/年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即将完工,总投资45.4亿元的绥化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玉米精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促成玉米加工实现千万吨产能、千亿级产出。
    绥化市“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稳步推进,加工能力和利税“双增长”,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推进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培育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第一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户,总数达到205户。其中,国家级6户,省级69户,市级130户。主要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753万吨,同比增长13.46%。
    汽车电子产业要启动建设中国北方汽车电子产业园,做好天有为电子主板上市推动,到2020年形成1000万台(套)生产能力,成为全国较大汽车仪表加工基地。蔬菜产业要围绕生产基地、冷链物流、批发市场,突出蔬菜、菌类营养功能成分提取开发,开工建设一批产业化项目,扩大“北菜南销”核心区影响力。实施大豆产业振兴计划,启动海伦大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豆产业园区、大豆种子研究所、永和农场建设,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投入运营,在大豆种子繁育、种植、加工、品牌、销售等关键环节上破题,打造全国较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加工基地和高端豆粉集散地。汉麻产业力争启动汉麻交易中心,打造集原料种植、生产加工、产品开发、检验检测、市场开拓于一体的汉麻产业发展平台。下大力气发展俄气产业,提高工业化利用比重。支持中再生发展汽车后产业。完成烟厂异地搬迁。调整利益分配方式,发展“飞地经济”,集中打造大型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强庆安医药产业园、安达石化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肇东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大“百大项目”推进实施力度,滚动谋划生成储备总投资2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0个,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40个,每个县(市、区)和经开区至少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打好招商引资硬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加快构建“大招商”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资源、重点区域开展务实招商。绘制主导产业图谱,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企业,尤其是紧盯国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定向精准招商。重大项目实行“一班人负责、一竿子到底、一口气干成”包保机制。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省“百大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0%以上。开展开发区改革升级行动。实行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绩效化考核、专业化招商,激活开发区活力,既“筑巢引凤”,又“固巢留凤”,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和创新引领能力。加大各类开发区补短板力度,市经开区要启动铁路专用线、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全市盘活撂荒项目和僵尸企业一半以上。新增规上企业20户,战略新兴企业达到40户以上。完善项目服务保障、督查考核问责机制。树立以项目论成败、以招商论英雄的工作导向,定期研判、定期调度、定期研究要素配置补齐短板。加强项目各环节不间断跟踪,建立重大项目市县分层管理制度。建立“专班+园区”“目标+考核”的招商引资新黑龙江黑土优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机制。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好项目、大项目落地为标准,在项目生成和服务保障中形成更多产业,为绥化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积累更厚的物质基础。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孟夏时节,禾苗生长,寒地黑土一派生机勃勃。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为庆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授牌,成为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绥化样板”。2018年,绥化市粮食总产达到235亿斤,实现“十五连丰”。蔬菜等高效作物面积增长10.3%,鲜食玉米增长33%,产量15亿穗,在全国地级市面积大、品质佳、品牌响、效益好,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鲜食玉米大会,被确定为全国鲜食玉米产业示范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兰明青望海”蔬菜产业扶贫经济带,所属县(市)区均进入省级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县。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稳定粮食综合产能,进一步优玉米、减水稻、增大豆、扩蔬菜,鲜食玉米要发展到80万亩。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创建、法制化监管上实现重点突破,建立一批高质量特色基地,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260万亩,“三减”面积950万亩。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提档升级谋划生成资源精深加工项目,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建设全程质量控制、清洁生产和可追溯体系。支持精深加工企业将企业总部和加工产能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继续办好农民丰收节、鲜食玉米节、绿色有机水稻文化节,积极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展洽活动。规划创建以农业产业为主体、旅游为先导、文化为灵魂、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田园综合体项目10个。启动阿里巴巴、网易未来农场建设。
    绥化市已建成休闲观光园87个、农家乐437个、休闲渔业主体876个,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8.9万亩,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25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31家,预计渔业总产值实现20亿元。全市以土地形式实现订制面积28.5万亩,以产品形式实现订制8.4万吨,金额9.4亿元。提高“兰明青望海”蔬菜产业扶贫经济带建设水平。以高标准特色蔬菜品种核心示范区为引领,蔬菜面积达到160万亩,开工产业链项目50个以上,投产一批加工、冷藏项目。5个县市分别建设千亩规模“十化”标准园区10个、万亩以上标准园区1个。加强畜牧产业能力体系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坚决打好非洲猪瘟疫情处置歼灭战和防控攻坚战,切实研究和解决生猪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养殖、科技化引领、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畜牧产业发展路子。加快奶业振兴步伐。肉蛋奶加工率达到30%以上。打好秸秆综合利用硬仗。突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的示范推广,以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为主导,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开工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4个,消化秸秆180万吨,翻埋还田200万亩以上,地头沤肥30万亩以上。庆安银泉造纸扩产要实现较大突破。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制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农业项目库。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做好十六道岗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呼兰河及其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阁山水库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开展强村富民行动。采取市场化办法,经营盘活农村集体机动地、水面、闲置房屋等资产资源,发展农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村劳动力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强村5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强村20个以上、特色旅游强村10个以上、电子商务强村10个以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支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不断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严格执行“十有十化六无”标准,每个县(市、区)确定2个示范乡镇,按照三类行政村整治标准各确定2-3个示范村。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庭院经济示范村增长10%以上。加强村屯绿化美化净化,倡导乡风文明。完成三类行政村整治目标40%。
    (图文/绥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