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开局良好

作者: 孙弋弋
浙江湖州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首次全面启用智能化农业技术和设备,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既提高了管护效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图为技术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施肥作业。新华社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孙弋弋报道  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浙江省第一批7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019年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第一批7个新产业平台建设推进有序、进展顺利,较好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良好开局。
    浙江省第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分别是: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杭州紫金港信息产业平台、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杭州万向创新聚能城产业平台、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和杭州大江东航空航天产业平台。截至2019年底,7个平台规划总面积9.3万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新引进产业项目94个,其中标志性项目41个,完成标志性项目投资72.9亿元;新开发土地4700多亩,累计已开发面积超3万亩,整体开发率超过3成。据了解,该平台开发初具规模,并在浙江省各地初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重量级未来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好项目大投资有序落户。7个新产业平台自去年5月公布至当年年底,完成产业投资108.7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52.7%;新引进标志性项目占当年新引进产业项目43.6%,其中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10个,超百亿元项目6个,完成标志性项目投资占全部产业项目投资的67.2%,标志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产业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各新产业平台注重打造创新生态,积极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形成产业高质量的创新合力。2019年,7个平台新增研发机构53家。其中,浙江省级以上研发机构6家,省级以上科创服务平台14家;新增“国千”10人、“省千”11人,省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8支,含院士团队2支。一些平台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设立了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出资合计约百亿元。
    领军型头部企业初步集聚。7个新产业平台去年共入驻企业78家。其中,领军型企业19家,初步形成领军型企业集聚效应,并通过实施标志性项目,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万亩千亿”是浙江省率先提出的一项全新举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被明确定义为具有万亩左右空间(5~10平方公里)、产出在千亿以上、聚焦重量级未来产业发展的高能级新产业平台。一年以来,浙江先后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导则(试行)》等政策文件;提出“五大高地”战略导向、“顶配版”产业平台目标定位,制定“八个一”(即一个建设规划、一个工作计划、一个组织架构、一套工作制度、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形象方案、一个产业基金、一批领军型企业)精准培育要求;全面建立以“目标体系、推进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四个体系为核心的体系化工作机制,创新探索了一条高能级平台创建的全新路径,打响了“万亩千亿”新名片。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扩大宣传推介、加大政策支持,扎实做好“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标准建设各项工作,助推浙江省高能级产业平台不断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