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皮泽红 季晓莉
广州市番禺区优化营商环境走在该市前列,不少新政的出台更是领先全国。7月15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访设在番禺区发展改革局的番禺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详细了解新政背后的具体谋划,倾听企业家的反馈。
政务服务:智慧便捷一体化
说起番禺区,首先要提的就是政务服务的高效率。番禺区高标准建成了广州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新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了6个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依托全区80个已建成的村居公共服务站24小时自助服务区,以“1+6+N”的模式实现“15分钟智慧政务服务圈”在全区覆盖。番禺区还利用5G+VR技术推进“云政务驿站”实现“不见面审批”,群众与业务人员可实时视频通话。
番禺区作为“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改革示范区,推出“一个平台一网通办、多个事项一次申报、综合办理一窗通取”的新模式,开办企业全流程环节从以往的3个压减为1个,用时从4天以上压减至最快0.5天。最近,番禺民生卡APP增加了“口罩购买”应用,上半年共配发销售口罩40万只;番禺区电子证照系统已开通105种证照签发,已使用电子证照事项达387项;全区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实现了“一个账号,全省通用;一次登录,全省通行”。
番禺区对中介服务事项应减尽减,预计每年为企业和政府节约开支1700万元;印发《行政审批必要条件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清理后保留的涉及11个部门49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首批梳理公布38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容缺容错受理,推出窗口补交、网上提交、出具结果时提交、现场勘验时提交、邮寄提交等多种补交材料的方式。
广州市万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树成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开发投资办理政务方面,他觉得政务工作正在从审核功能往服务功能转变,“以前都是三天两头往各政府职能部门跑,现在无需见面递交各种申请材料,所有的前置审批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减材料、减环节和压缩办理时间方面的确比以前好多了。”
一位企业代表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开业大礼包免费提供印章,为企业节省了开办成本,一套印章帮企业节省了600~1000元的费用。而且系统升级后,若审批不通过,资料退回后可修改再提交,不用全部重新录入,节省了时间。全体人员签完名之后有短信提示已受理,流程更人性化。”
据悉,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已成功申报广东省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以思维导图形式将审批事项梳理成最小颗粒,将跨部门的多项审批业务合并成“一件事”套餐,如“我要拿地”“我要报规划”“我要用电”“我要用水”“我要竣工”等,近期重点研究“排水许可证核发”一件事套餐。
此外,番禺区先后与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启动了三地实体政务服务事项“南番顺跨城通办”业务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便捷化;与各大银行合作,通过香港和澳门分行实现“外资一体化”的离岸受理业务。
金融:为民企提供更好服务
番禺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国家、广东省、广州市金融暖企惠企援企业政策,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番禺区全面梳理国家、广东省、广州市金融暖企、惠企、援企业政策和金融机构最新的金融信贷产品372种,通过番禺区企业招商服务平台、部门微信群、镇街QQ工作群、商会协会等平台,加强对金融服务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广大中小微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同时,该区还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存在融资需求的企业加强融资技巧培训,提高获得信贷的能力。
番禺区牵头相关部门、镇街加强企业融资需求摸查,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采取了展期续贷、延期还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区内金融机构已累计为1582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涉及资金87.9亿元。在落实央行支农支小支民专项资金政策方面实现放贷819笔、金额17.61亿元。
针对企业在园区聚集的特点,番禺区先后举办了9场投融资专场对接活动,组织金融投资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零距离”“面对面”对接,与园区签订“租金贷”协议,缓解企业租金压力。
“银税互动”是税务部门与银保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相结合,帮助依法诚信的纳税人获得更优惠的金融服务产品,减轻资金压力,具有“纯信用、无抵押、线上办、覆盖广”的优势。农业银行番禺支行通过与税务部门合作运用大数据开发的纳税e贷产品,今年以来为番禺区182家企业解决了融资需求共8710万元。
例如,松佳包装公司2019年首次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向农业银行番禺支行申请办理信用贷款20万元,诚信纳税、发展良好,今年由于经营周转需要增加融资。在农业银行番禺支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企业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完成授权申请等系列操作,获得审批100万元贷款额度。“农行100万元纳税e贷真是秒贷秒批,而且额度比去年还增加了,我们很满意。”企业负责人沈先生表示。
住建部门:“放管服”提高审批效率
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力“优流程、减时间、降成本、强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710宗,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100%。
该局着力推进简易低风险项目改革,用实际案例推动“建筑许可6步走、28天全搞定、企业办事0成本”政策落地见效。4月2日,番禺区钟村中通生化制品厂厂房三项目完成联合验收,从企业提交申请到核发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全过程仅耗时3天。这是广州市首个完成竣工联合验收的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
同时,该局利用广州市《优化实施房屋建筑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2.0版)》改革契机,全力优化施工许可审批,强化服务,加快审批。6月2日,广州市番盈新投资有限公司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信息产业中心项目顺利领到全国首张“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许可证,项目从申办到领证,用时仅1天,真正实现取地即可开工。自6月1日2.0新政启动,番禺区至今已核发2.0版施工许可证34个,平均用时1天。
该局还全面优化预售监控款划拨审批调整,允许现金保函方式申请预售监控款,极大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推动房地产业复工复产。对于信用记录良好、风险可控、未被列入该局黑名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周转金审核条件从“同一预售证内全部楼栋主体结构封顶”调整为“同一预售证内一半以上的楼栋主体结构封顶”即可按照主体结构已封顶对应条款申请预售款周转金拨付;房地产企业可凭商业银行出具不超过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余额额度的现金保函,申请划拨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资金。截至6月30日,按新措施累计批出预售监控款81宗,涉及金额共62.547亿元。
海关:跨境贸易持续便利化
番禺海关目前已实现全部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备案事项均在网上办理,例如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材料从6类14项减少至1项。上半年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多证合一”等网办途径,办理企业注册636家,同比增加21%。
通过提升报关单提前申报前率,2020年6月,番禺海关进口提前申报率跃升至80%,出口提前申报率超过90%;申报环节不再要求企业提交纸质报关委托书,进口申报环节企业无需向海关提交装箱清单,出口申报环节企业无需向海关提交发票、装箱清单,推广出口原产地证网上申报和自助打印,推动广州“单一窗口”建设港口信息化平台,推动口岸作业全流程无纸化;实现了海关查验管理系统与作业场站物流管理系统、企业单一窗口操作平台三方信息联通。2020年6月份,番禺海关进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为8.28小时,较2019年12月压缩48.34%;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为0.58小时,较2019年12月压缩58.57%。
此外,口岸涉关业务费用持续下降,1~6月份共免除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费用83.8万元,惠及企业665家;依规合并“口岸查验”和“目的地查验”,减少企业货物查验成本;推广应用“单一窗口”移动版口岸收费目录查询及综合服务评价功能,形成正常市场收费监管机制。
番禺海关为企业提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担保放行”等多种便捷通关方式;大力推进“两段准入”“两轮驱动”改革,缩减申报准备、转关办理和海关通关时间,在番禺莲花港货柜码头推进进口“船边直提”、出口“运抵直装”改革。针对疫情带来的莲花山客运港停航的困难,利用“全国一体化通关模式”,协调深圳海关,实现关区内珠宝企业在番禺办理金伯利验核手续,在深圳皇岗等口岸异地通关,保障企业物流链正常运转,获得企业好评。
下半年:对标世行“一网通办”
近期,番禺区全面疏理2020年改革任务,汇总形成《广州市番禺区2020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台账》,下半年将全区实现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窗领取”。
首先,是优化照前准备环节:将目前耗时较长的环节前移至场地证明开具或核验环节,与提交开办企业申请进行分解,在线申报时间缩短至0.5小时内,真正实现开办开业一网通再提速;场地使用证明开具和核验方面,进一步对接不动产登记系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系统以及市场、园区、高校、综合商场、大型写字楼,通过核验经营场所的真实性,避免利用自主申报方式进行虚开营业执照的情况发生。
其次,完善照中数据共享:针对银行开户环节,将有意向的银行通过签订协议书的方式统一录入一网通平台,平台根据企业的注册经营场所,提供银行网点信息供用户选择,高效便捷、办事感受度更好。
最后,深化照后拓展应用:结合推进“一件事”套餐服务工作,照后增加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等事项,向市场主体提供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将材料数据上链共享,部门按需调取,以企业信用为保障,推行容缺容错受理、承诺制办理、信用审批;开发事项标准化应用功能,立足大数据应用分析,将多种情形、事项组合重构为群众眼里“一件事”,自动生成个性化材料清单实现“一窗”无差别受理。(谭洁文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