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李应松 记者张守营日前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制定的《安徽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安徽省将实施1000亿元的制造业融资贴息政策,稳定制造业投资,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徐志表示,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六稳”“六保”中,包括稳投资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制造业是安徽省经济的基本盘,制造业投资在全省总投资的占比达到1/3以上,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关系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市场物资的可靠供应,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为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出台制造业投资融资贴息政策及实施细则,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政策,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全省制造业行稳致远。”
徐志介绍,《实施细则》提出,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实施,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协调督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支持。具体工作机制包括:一是协调机制,即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协调相关银行统筹1000亿元左右信贷资金,专项用于制造业贷款;二是联合审核机制,即建立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等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合审核机制,确保财政贴息资金安全;三是评估督导机制,即加强贴息专项工作评估督导,按月通报调度,按年考核评估,考核结果报安徽省委、省政府,并纳入《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评价办法》。各银行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发放情况纳入人民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细则》明确,贴息补助实行“先付后贴”方式,项目单位凭项目借款合同、贷款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清单申请贴息。同时,明确项目贴息率(以国家开发银行的制造业优惠贷款利率为基准,贴息40%)、贴息时限(单个项目贴息年限不超过3年)、承担比例(省、市县按各50%分担)、资金来源、最高限额(单个企业省级贴息金额最高5000万元)和支持政策。
徐志强调,《实施细则》的亮点和创新主要有:首先是政策覆盖面广,只要企业登记注册、税收户管地在安徽省内,资信情况良好,具有与项目建设相适应的出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年本)制造业项目,前期手续完善,在2020年1月1日起签订并发生利息的投资项目贷款,均可积极申报;其次是申报方式便捷,企业可以在新建立的安徽省制造业新增贷款申报审批平台上进行申报,由市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通过,提交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按项目单位填报意愿推送给相关银行;最后是补贴力度大,享受贴息政策的融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专项支持制造业贷款,采取省、市联合支持的方式,贴息资金直接拨付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
徐志表示,为保障政策落实落地,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金融机构开通了绿色通道,明确专人及时反馈审贷进度和审贷结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2个月内发放贷款。同时,企业发放的制造业贷款,人民银行将对符合条件的等额补充再贷款再贴现优惠资金,引导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债券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