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飞轮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各地区推动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政策措施得力得当,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自3月份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稳步回升、逐月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恢复有力有节有效,全年经济有望在持续改善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是经济总体恢复有力有节有效。中国经济表现出巨大韧劲和强大气场。二季度GDP增长3.2%,较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迅速跳出了一季度经济衰退的格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二季度中国经济已成为数不多的正增长国家之一。经济恢复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节奏之稳、效果之好可谓举世瞩目,也实属不易。
供给显著修复。工业生产全面复苏,服务经济加快恢复。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较一季度提高12.8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0%和9.7%,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水平。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较一季度加快7.1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2.3%,较一季度大幅提高14.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双位数增长,金融业稳中趋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降幅明显收窄。
需求稳步改善。消费逐步回暖,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出口支撑有力。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基本生活品消费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货物出口总额下降3%,较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前期订单延期交货和防疫物资出口大幅增加形成的有效支撑。
主要市场回升。车市楼市边际改善明显,金融市场稳中向好。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下降16.8%和16.9%,降幅持续收窄;6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0万辆,创历史新高。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降幅不断收窄。股市震荡趋升,截至7月15日,上证综指、深圳成指今年累计涨幅分别达10.2%和31.7%,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最好。
民生保障有力。经济恢复与民生保障并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居民收入增长好于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价格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二季度以来呈逐月下行态势;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增势明显。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扣除价格因素),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保持增势,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1~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随着肉食保供力度加大,加之季节性因素消退,食品价格快速回落,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