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项新产品首次亮相第二十二届高交会

作者: 刘丽 吕沁兰 刘宝
刘丽  吕沁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刘宝

    11月15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顺利闭幕。
    本届高交会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安排展览、论坛、专业技术会议、配套活动、分会场等内容。来自国内外的109个团组、3349家展商参展,共展示9018项高新技术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物联网、智能驾驶、车联网、5G商用、8K超高清、区块链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应急安全等众多领域,其中,1790项新产品和767项新技术首次亮相。共计45.1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了大会,平均每个展位每天接待171位专业观众。

响应国家规划
引领核心技术发展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基础的一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本届高交会设有国家高新技术展、创新与科研展、外国团组展区、“一带一路”专馆、初创科技企业展、创客展、高技术服务展、信息技术与产品展、节能环保展、新能源展、建筑科技创新展、新材料展、智慧医疗健康展、光电显示展、智慧城市展、航空航天科技展和先进制造展,以及人才高交会、应急安全科技展两个分会场。
    本届高交会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各省市和高校的重视和支持,重点展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民生科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商用磁浮3.0版列车、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智能网联整车控制器、智能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双电机耦合无动力中断自动变速驱动系统等。

紧抓疫情防控
助力全球经济复兴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国家级科技盛会,高交会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细之又细的原则,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为与会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大会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本届高交会的成功举办,对提升经济复苏动力,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为经济振兴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为展示IT行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发挥的出色作用,本届高交会信息技术与产品展新设了“IT抗疫科技专区”,集中展示各类可用于抗疫的硬核技术和防控方案。包括AI体温预警系统、AR疫情测温筛查解决方案、重大疫情智慧防控平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仪器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巡检机器人、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石墨烯除雾光疗护目镜、远程会议一体机、防疫集成房建造等。

强化国际合作
推动双循环新格局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商务旅行受到诸多限制,但外国展商参展的热情不减,有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线下参展,2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线上参展,卢森堡、黑山、斯洛文尼亚、乌拉圭等国首次参展。
    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国家双循环战略,本届高交会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创新合作论坛、高新技术推介交流会、国际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论坛活动。
    此外,高交会期间举办了奥地利高新技术推介交流会,以色列人工智能技术对接会,2020云上贵州·大数据(深圳)招商推介会,农业农村部好技术、好产品推介与品鉴活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新技术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宁夏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珠海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等,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