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张海静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殷晓旭
今年以来,山东省荣成市着力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造成的农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出台《关于推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暂行意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收入保险兜底和特色农业的“3+1”产业发展模式,以农村规模种粮促进村级增收,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土地流转筑牢农村产业基础。今年以来,荣成市完成土地流转10.7万亩,流转面积超过过去五年的土地流转总量,其中,年初仅用3个月就流转土地7.5万亩,秋收以来仅用1个月又流转土地3.2万亩,有效促进了农村耕地向大户、村集体和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强村富民双赢。2019年,荣成市在上庄西桥村、尹家村,滕家东滩郭家等13个村试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村级增收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今年,荣成市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村级增收的新路径在全市推行,并制定了“年底前所有行政村收入达到5万元,60%行政村达到10万元”的增收目标。目前,全市489个村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规模种粮等产业,经营收入6500多万元,村均增收13万元;2019年收入5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销号178个,年底全部销号。
种粮收入保险增强村级增收信心。今年荣成市土地流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快速推进的核心支撑就是推行小麦、玉米收入保险,保证单季每亩增收能达到250元以上,让村集体发展规模种植有钱可赚。首先,兜底收入有保障,激发了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其次,强化政策激励带动,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规模、参与种粮的积极性。第三,加强日常督导落实,真正让流转的土地都能种好粮。
重点项目建设助推特色农业发展。今年以来,荣成市落地建设特色农业项目141个,项目规模3.7万亩,其中,新增现代苹果园8000亩,通过与果园补空招商、错位发展,形成20公里伟德山现代苹果产业隆起带;发展无花果3500亩、甘薯3000亩、芋头大姜2000亩,茶叶1500亩、枣油桃1200亩,形成埠柳甘薯、港西无花果、宁津茶叶、斥山枣油桃、滕家芋头大姜5个区域特色板块,一强多优的特色产业结构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