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孙弋弋
“十三五”对浙江意味着什么?浙江省发展改革会党组书记、主任孟刚给出的答案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开放发展卓有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是浙江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交出的历史答卷。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进展顺利
创新发展有效推进,综合实力量质并举。201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跨越6万亿“关口”,人均GDP超过10万元,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数字经济领跑全国,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浙江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68%,累计提高0.26个百分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各省(区)第2位。
区域协调稳步增强,城乡统筹步伐加速。浙江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对外开放纵深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落实,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2019年城市化率达70%,城乡发展协调性均衡性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左右。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浙江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2019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6%,累计提升10.4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大花园核心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能源“双控”稳步推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2%。
共享发展持续推进,民生保障不断夯实。2019年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899元,居全国第3,年均增长6.4%,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94.2万人,集体经济薄弱村基本消除;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截至2019年,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9.61%、96.68%,城乡居民平均低保标准稳步提高。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十三五”期间,浙江竭尽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全力打好攻坚战。
一是精准脱贫有力有效。2019年,浙江省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3%,低保标准实现城乡通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980元。
二是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浙江省深入开展新一轮省内结对帮扶,建立全国首个民族乡村振兴“飞地”产业园;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2018~2019年共帮扶22省108.2万建档立卡人员在浙就业。
三是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健全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帮扶机制,2016-2019年共帮扶8.6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7.12万人,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3.4万人。
——“十三五”期间,浙江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浙江省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平均由2015年的53微克/立方米降至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明显优化。
二是碧水行动成效凸显。2019年,浙江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升至91.4%,连续3年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1.95%提升至96.48%。
三是净土行动扎实有效。浙江省全面推进“垃圾革命”,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三年达到100%;清废行动有序开展,建成全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
——“十三五”期间,浙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力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是制订攻坚方案。浙江省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5个分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及15个具体事项工作分案,形成“1+5+X”攻坚方案体系。
二是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处置应急机制。浙江省建立“天罗地网”监测防控机制、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金融风险应急管理机制,2019年全省不良贷款率0.91%,较2015年下降1.45个百分点。
三是注重多措并举。浙江省动态管理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开展“一企一策”精准纾解风险,困难企业“两链”风险持续化解。
(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