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创业创新不停步

花园集团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作者: 王江红
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
花园新能源公司锂电生箔车间内的智能搬运机器人(AGV)。
花园生物公司。
花园药业公司。
花园金波公司。
花园电气材料公司。
文/图  王江红

    花园集团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常青树之一,已有40多年的创业创新发展史。在领头人、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的引领下,花园人用小蜡烛燃起创业的熊熊烈火,又通过办服装厂坚定发展的强大信念,让高科技指引花园集团走向世界的方向。实践证明,坚持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创业创新不动摇,向高科技要生产力,是花园集团持续取得快速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从1981年办服装厂到1993年成立集团,再形成如今的一二三产业多元发展格局;从传统产业起家,转型到科技产业,再跨越到新兴产业——花园集团先后办过100多家实体企业,形态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全产业链、新经济转型发展。目前,花园集团拥有五大主导产业,连续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等榜单。今年前三季度,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6.23%,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传统产业起家发展迈向集团化

    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1981年5月,担任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大队长的邵钦祥与人合伙筹集资金1500元,在村祠堂里办起了蜡烛厂,几个月下来就赚了1500元。初试办厂的喜人成果,使邵钦祥增强了办厂致富的信心。小小的红烛,点燃了花园人办大厂、创大业、干大事的希望之光。
    同年10月,邵钦祥等人又自筹资金9000元,招收18名自带缝纫机的职工,办起了花园村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工厂——花园服装厂。穷人办厂,一靠心齐、二靠刻苦、三靠节俭。那时,邵钦祥既当厂长,又当推销员,没日没夜地工作,走南闯北开拓市场,饿了买个大饼充饥,累了躺在地上歇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花园服装厂就实现产值5万多元,获利7000元;到第三年,利润居然突破了50万元,这对于贫穷的花园村村民来说已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那之后,邵钦祥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展的机会。除了加速自己所养的花园服装厂这只“金鸡”尽快“生蛋”,又先后创办了甜菊糖甙厂、磁钢厂、锁厂、吹塑厂、砖瓦厂等十多家企业,既赚了钱,又掌握了市场信息,积累了扩大再生产的资本。1991年7月,邵钦祥又先人一步地以先前创办的8家企业为骨干,联合村里46家户办、联办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东阳市花园工业公司。1993年,他又组建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1994年9月,邵钦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核心企业改造成浙江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1995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国家级集团公司,还被当时的农业部确认为国家级首批乡镇企业集团。从此,花园集团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规范的公司制转变,使集团的生产经营能够适应国际大形势,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科技产业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1981年办服装厂到1993年成立集团,花园集团办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企业进入艰难的维持阶段,产值一直停留在2亿~3亿元之间。1993年,邵钦祥在多次出国考察后提出:“必须实施高科技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铸造企业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赢来辉煌的明天!今后的发展,企业一定要上高科技项目。”
    然而,要选择什么样的高科技项目,又该如何来实施高科技战略呢?邵钦祥出身农民,却最终与中科院结缘。1996年,在中科院的10多个高科技项目中,邵钦祥独具慧眼,选择了维生素D3项目。当时,维生素D3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其生产技术被国际三大公司垄断。“维生素D3项目一旦研发成功,自然能得到高回报,但研发需要高投入并具有高风险。”后来曾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劝说过邵钦祥,可他坚信中科院的实力。1996年6月,花园集团毅然与中科院感光所(现为理化所)签订了共同开发维生素D3项目的协议。
    搞高科技,并非一帆风顺。研发维生素D3项目期间,邵钦祥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资金投入就像个“无底洞”,再加上原有传统行业利润下降,企业发展一度进入低迷状态。有人劝邵钦祥慎重行事,有人说邵钦祥瞎搞一通。但邵钦祥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发展高科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年不懈努力,中科院终于研究出了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维生素D3新合成路线,具有步骤少、产率高、成本低的三大优点。2000年5月,邵钦祥又斥资2000万元一次性买断维生素D3生产技术,还成立花园生物公司并在花园村建厂。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可以说,维生素D3项目的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中科院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为中国民族工业树立起一个标杆。
    2014年10月9日,“花园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花园村首家上市公司。如今,作为花园集团生物医药产业代表企业,花园生物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全国示范站,“花园”牌维生素D3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石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石化工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目前,花园生物公司已打造了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2021年全资收购花园药业公司以构建“原料药+成品药”全产业链。
    2022年9月,花园集团(金华)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一期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投产,标志着世界维生素D3龙头——花园生物公司已建成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羊毛脂胆固醇、精制羊毛脂等四大类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完整“羊毛脂-胆固醇-VD3”价值链的企业。今后,花园生物公司将坚定不移推动“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双布局,以维生素D3产品为核心,向医药领域纵向延伸,同时开展维生素产品横向扩张,向综合性大健康营养公司迈进,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VD3一体化龙头的国际主导地位,扩大发言权。

新兴产业集聚引领持续高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花园集团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配套的发展格局。其间,邵钦祥十分注重项目的选择,项目不好不投资,但是看准了项目就立马投资。
    特别是进入2008年,经济寒流让民营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但花园集团未雨绸缪实施“三不上”原则,削减和压缩了大批投资项目,确保了生产和流动资金的充裕。在一些企业举步维艰时,花园集团轻装上阵,实现了“逆水行舟舟自稳”。
    到2009年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好转,结合自身现状,花园集团提出实施经济大投入大发展战略并掀起再创业热潮。多年来,花园集团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以优化升级为主线,通过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花园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如今,花园集团名列诸多权威榜单,产业涉及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拥有上市(含被收购)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花园集团已打造了全球最大维生素D3生产企业花园生物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双引擎驱动生产企业花园药业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填补高性能铜箔领域浙江空白生产企业花园新能源公司、世界精制铜板带最宽生产企业花园电气材料公司、全过程实现智能化全自动生产企业花园新型建材公司、全国领先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花园新材公司等等,同时支持花园村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全面振兴,建成了全国农村最大等级医院及综合商场、国际学校和摩天轮,使花园村成为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让花园人迈向高水平共同富裕。
    2023年,花园集团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12件大事,实现了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建设成果持续扩大,推动花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与此同时,花园集团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党群组织建设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事业不断繁荣,在党建引领、科技进步、品牌创建、创新升级等方面成效显著,极大推动了花园工业化、城市化、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进程,为花园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花园集团更是认清经济形势并厘清相关政策,顺应国家经济走势、市场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顺势而为,有序推进年初制定的11件大事,认真抓好五大现有产业和实体经济,同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

    让“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装引擎

    近十几年来,花园集团通过实施“经济大投入大发展”战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并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下属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研发创新成果接踵而至,迸发出内生原动力,形成了新质生产力,推进了全集团高质量发展。
    成绩的背后,新质生产力加持是关键。特别是近年来,花园工业企业纷纷聚焦新质生产力,研发新产品,提升新技术,优化产业链,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并持续赋能。截至目前,花园集团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共有专利325项,各企业主持、参与制定各类标准共计19项,还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研发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个。仅2023年,花园集团下属企业就有12个省级新产品通过验收,其中两项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花园生物公司,如今花园药业公司继续不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创新发展力度,以仿制推动发展,以创新驱动未来,持续有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销售潜力强的新品获批上市,有力保障公司“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战略目标的部署与实施;花园新能源公司在高端新产品研发上取得阶段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正以替代产品进口为目标,持续践行高端铜箔国产化领军者的责任;花园金波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为先,为实现“产品替代进口”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成立新的子公司提高花园智能锁高端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加快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步伐……一家家企业脚步稳健,彰显出花园集团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实践证明,加码科研投入,积攒科技家底,才能让企业拥有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后劲。邵钦祥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四千精神”,不断做大做强做精企业,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扛起创新、创业、创造的新担当,实现思维、科技、模式及资本创新;要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制定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要共创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做到互帮互助,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未来,花园集团要继续聚焦新能源、新工业、新资源等领域的项目,注重创新,提质增效,通过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积蓄赋能,进而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谱写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并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