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洁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青岛如何发力?3月19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位于“C”位的6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发言,谈信心、提建议、话发展。随后,参会的青岛市委政法委、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负责同志对企业家们关心关注的事项进行了回应表态,从各自实际工作出发,承诺支持民营经济的真招实招。
这种“企业出题、政府答题”的互动模式,映射出青岛重构政企关系、激活民营经济动能的深层逻辑,也是企业所需所盼,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发展的“定心丸”,激发民企干事创业的更大热情、更强信心。
民营企业是经济参与者、推动者,也是见证者、受益者。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投资和税收、近70%的进出口、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其规模与质量已远超“半壁江山”。
近期,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密集召开有关民营企业发展的座谈会,无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便于政府部门摸清症结,制定更有针对性地落地政策,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破除障碍。此次座谈会上,不少民企也给出了发展建议。
“青岛应以战略眼光推动企业全球化布局,在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境并购,将海外并购打造成产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器。”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雨建议。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刚提出,建议青岛实行“研发强度标杆企业”认证,对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创新主体,在重大专项、人才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让“长期主义”成为民营企业的集体信仰。
歌尔集团副董事长姜龙建议,按照企业需求,给予更高的人才评价权限;细化高层次人才补贴标准和范围,全面覆盖企业招、引、育、留的各环节,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青岛发展,形成人才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企业家发言结束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迅速作出回应——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将持续推进政策‘直达快享’、破除公平竞争障碍,让改革红利‘一键直通千万企’。同时,打通融资大动脉,通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等方式,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企业田’。”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党组书记杨超表示。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咏雁表示,将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改革,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审慎强制,更大范围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同时,严格规范检查行为,实施检查事项“清单化”管理,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无感监管”“综合查一次”改革,严格规范入企检查频次、程序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