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2-02
2016-12-02 第B04版:城市·社会 大 | 中 | 小 

呼吸健康与耐药基因:认识、治理有待提高

中国经济导报“北京雾霾样本存耐药基因”话题调查

作者: 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9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

    近日,一则“北京雾霾中发现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消息被广为关注。人们心头一紧:什么情况?
    事情是由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教授拉尔森等人,在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的文章引起的。他们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北京雾霾的空气中含有平均64.4种耐药基因,其中一种耐药基因抵抗的是现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这种抗生素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一时间,《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北京雾霾中含有耐药菌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等标题闯入人们的视线。
    事实真这么悬乎吗?拉尔森本人最近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亲自澄清:人们没必要对提到北京雾霾样本中的耐药基因感到恐慌,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也回应称: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药性增加不意味着致病性会增强。对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致病性:抗生素耐药基因本身不具致病性

    专家表示,拉尔森报告中提到的是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并非耐药菌,我们应首先分清抗生素耐药性、耐药基因与耐药菌的概念和关系。“耐药基因和耐药菌并不是一回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理事、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病原菌在抗生素药物的长期选择下出现的耐受相应抗生素的能力,使原本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失效,这样的病原菌通常被称为耐药菌。耐药菌通常通过产生某些酶(蛋白)来使抗生素失活或无法进入细胞,从而致使其失去效力,而表达这些酶(蛋白)的基因被称为耐药基因。因此,耐药基因和耐药菌是不同的概念。”
    要茂盛接着解释,耐药基因是可以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段DNA分子,耐药菌是因为具有耐药基因从而获得耐药性的有活性的细胞。耐药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在细菌间传播,使得更多的细菌获得耐药性,成为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会进一步加速耐药菌的产生。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耐药基因的细菌如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需首先满足这些细菌在空气中具有活性;其次,这些细菌须是致病细菌;另外,这些细菌还必须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不过目前,拉尔森本人表示,研究中这3个条件并未被证明。
    对此,要茂盛认为,抗生素耐药基因本身不具有致病性,因为它是一段DNA分子片段;而耐药菌的耐药性不等于致病性,但其耐药性增强了其攻击人体的能力。换言之,人体在使用特定药物时,这些耐药菌依然能够致病。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本身定植着很多机会致病菌,在其微生态失衡或免疫力低下时,机会致病菌会导致感染发生。
    相对致病菌,耐药基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对于耐药菌,一旦被感染,如结核杆菌或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微生态的平衡会受到很大影响,人体自身免疫力会受到损伤,这对有效治疗构成巨大的挑战。要茂盛提醒,被耐药致病菌感染后,应根据标本的微生物甄别和药敏测试结果,选择耐药致病菌对其更加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时,人体会同时被几种不同菌感染,治疗方案也不同。当然,有效的预防以及提升自身免疫力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要茂盛说。
    
传播:减少环境介质传播还需减少抗生素的摄入

    拉尔森的研究分析表明,相比土壤和水等外部环境要素,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基因种类最多。而北京的空气样本与美国的空气样本相比,在空气所含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数量上相当,但在种类上,北京要更多。
    对于这个结论,马军表示,这可能与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更多使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北京当地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不过,具体结论还需结合北京当地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现状以及细菌耐药的现状来看。根据2016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出版《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我国在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上偏向广谱的品种,近几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均持续上升,提示现阶段临床对该类抗菌药物过度依赖。“拉尔森的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要茂盛说道。
    要茂盛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解释,用于人体细菌感染治疗和动物养殖业的大量抗生素,使得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它们会随着人和动物的粪便进入医疗废水、生活废水等水体环境,也会通过施肥、堆肥等农业行为进入土壤环境,最终在受到外界扰动,如通过污水处理的曝气环节和耕地等农业活动后进入到大气环境中。
    马军也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提醒,应尤其注意抗生素耐药基因及耐药菌在畜禽养殖方面的来源。以养鸡饲养场来说,在集中养殖过程中,为了降低养殖损失,防止鸡瘟或禽流感,养殖人员会对鸡喂食大量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量要远大于人类,因此,产生耐药菌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耐药细菌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如空气来传播。”要茂盛如是说,耐药细菌甚至在死亡以后,耐药基因依然可作为裸露的DNA分子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进而随环境介质播散。但耐药基因作为新型的、潜性的环境污染物,其风险主要在于它可在不同的细菌间进行传播和转移。当耐药基因遇上基因转移元件,如质粒、整合子、转座子等时,可完成在同种及不同种细菌间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得到扩散,也会使更多细菌获得多重耐药的能力。“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在人群中的爆发,首先是病原菌必须被释放到空气中,并且可以存活,直到进入目标组织或易感人群,与细胞受体交互作用,从而引起细胞入侵和感染。”要茂盛进一步解释。
    
防治:加强科普、健身 提高检测手段

    “要想减少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菌,还需从根本上减少人及畜禽的抗生素摄入上下功夫。”马军呼吁,此外,养殖业也需要控制废水废物的排放。
    其实,国家对于滥用抗生素的治理已经在路上,如就在今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出版《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始建于2005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遍布全国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二、三级医院。充分发挥动态、及时、准确的监测功能,为抗菌药物管理决策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另外,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还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等。
    要茂盛建议,除了从国家到个人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大众还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注重健康饮食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来提高自己的机体免疫力。同时积极接受科普教育,建立对抗生素及耐药细菌、耐药基因等的正确认知,杜绝盲目使用抗生素。比如,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才有治疗效果,对病毒引发的感染没有效力,因此,患者生病,如感冒时不应盲目服用抗生素。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抗生素的依赖,减少耐药菌出现的频率。
    不过,要茂盛还指出,目前,医疗界还严重缺乏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患者为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手段,临床上通常是靠经验及一些辅助手段如血常规等来治疗,因而存在抗生素滥用的可能。要茂盛期盼,未来,快速、便携、有效的point-of-care(即时检验)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感染病人的精准医疗,从而降低对抗生素的滥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