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09-06-09 第B05版:前沿
|
大 | |
中 | |
小 |
|
|
完善质量标准:接轨不忘话语权 |
|
|
| 作者:高 标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546 |
|
|
|
|
|
|
高 标
在不久前举行的“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和完善工业产品标准,3年内完成1万项急需行业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今年完成其中的3000项。 说到行业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就涉及到我国质量标准建设接轨国际标准的问题。 应该说,国内质量标准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既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跨越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提升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晚、市场环境复杂等原因,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有些领域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尽一致;有些领域的质量标准虽然数量可观,但一些标准的技术水平落后且缺乏系统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产品质量问题和国际贸易纠纷的隐患。于是,完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就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当然,建立健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并不是对国际标准的简单照抄照搬,而是借鉴与“拿来”相结合。首先,采用国际标准,应当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一个科学的衔接。其次,关注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