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09-06-09 第C01版:区域经济
|
大 | |
中 | |
小 |
|
积极探索 加大力度 |
成都保障灾区住房 |
|
|
| 作者:马川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588 |
|
|
|
|
|
|
本报讯 汶川5.12大地震后,成都市的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地成为地震的极重和重灾区,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受损。为确保各地灾民有房住,各地积极探索灵活运用住房保障政策,积极扩大政策实施面,支持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通过将因灾房屋损毁的无房家庭纳入租金补贴发放范围、协调对口援建城市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等措施,扩大了政策覆盖面。在确保各地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及时化解了抗灾重建中的矛盾,促进了抗灾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仅都江堰市就新建廉租住房458套,完成目标任务的290%。 大地震发生之后,市场房源极为紧张,对原计划实施的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全市民生目标的全面完成。为此,成都市房管局通过和有关部门衔接,争取给予几个重灾区特殊的政策扶持。对重灾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均可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放宽须在市场租赁住房的前提条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灾后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了3000多万元资金专项用于4个重灾区的廉租住房补贴,切实保障了民生目标的全面实现。 2009年成都市四个重灾区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县及崇州市计划新增廉租住房共计4644套,22.655万平方米。其中,彭州市2575套,12.36万平方米;都江堰市1409套,7.045万平方米;大邑县450套,2.25万平方米;崇州市210套,1万平方米。现在已进入紧张的实施阶段。 (马川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