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09-06-09
2009-06-09 第C02版:区域经济 大 | 中 | 小 
以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塑造成都的灵魂

建设,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作者:马川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46
  编者按 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世界历史都市林,锦城文脉如琏瑚。”成都,拥有独具特色的古蜀文明,也拥有最完整的民俗文化。那斑驳的城墙、沿用至今的地名、飘着茶香的老巷子,让人顿生一种行走在历史中的感觉。而历史之于成都,是宽窄巷子、武侯祠、青羊宫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也是融入了新元素却依然传统的庙会、灯会、花会、赛歌会等风俗节日,甚至是安逸闲适的茶馆、棋牌等老成都休闲文化。从历史文化物质遗产、风俗节日到老成都文化,相辅相成的历史气息使宜居的成都贴上了蜀文化的人文“标签”。
  一座满载历史与文化的城市,却处处散发着时代气息。之所以具有特色鲜明的城市文明,是因为成都拥有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短短12个字,全面、准确而又凝练地勾勒出成都的城市精神。徜徉其中,能深切地体味和感悟到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正是这种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熔铸成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成都人永久守望的精神坐标。
    春日蓉城,佳音传来。4月初,教育部、四川省政府与成都市政府签署“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合作协议。这是教育部首次与副省级城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有人认为,这种超常规发展教育模式,将为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与灾后教育重建提供重要经验。
    为什么选择成都?业内人士给出的理由是,成都在统筹城乡教育、灾后教育重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支撑城乡教育快速发展的,正是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绵远的城市文明。
    金沙文明的开启,让太阳神鸟成为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那么,大熊猫是成都迈向世界开启了一扇大门,青城山—都江堰则让世界的版图上多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成都想象。金沙遗址的出土,太阳神鸟的发现,大熊猫的饲养,青城山—都江堰的传承都为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找到了更新的依据。
    在成都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对修复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赞赏不已,不仅保留建筑本身风味,更注重“到处是生活”的精髓。老成都们这样评价宽窄巷子:“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外国人觉得很中国,中国人觉得很洋气。这里是一片‘老地方的新生活’和‘新生活的老地方’”。
    在新中国的版图上,历经2300余年而城名未改城址未变的地方,成都算得上是唯一。宽窄巷子的建筑建立在3000多年少城古蜀文化之根上,传承了2300年的古蜀文明和200多年的满族民族文化。老街、老树、老院子……宽窄巷子在今天尤显珍贵,除了它的高龄之外,还因为它在成都市井文化中颇具代表性。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成都一以贯之的城市发展理念。由于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文化遗产本身储存着大量的信息,对其信息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认识再深化的过程。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流传后世,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为成都市民保留“最成都”的记忆。
    走进成都,还能走进一片诗的海洋。从3000余年之前到3000余年之后,地灵人杰的巴蜀之都流传下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充满智慧和魅力的诗歌文化也成为成都最鲜明的传统特色文化。
    成都自古被认作安逸之地,与老成都文化息息相关,交相辉映。
    成都,加速追赶北京、上海的“时尚之都”,正以惊人的增长潜力折射出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对于成都的“消费力”的描述,有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全年,成都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7个中西部城市中位居第3位。2007年,成都市实现GDP3324.4亿元,占17个中西部城市经济总量的12.1%,低于重庆(4111.8亿元)居第2位。从15个副省级城市看,成都GDP总量去年再次超过南京位居第6位,增速居第9位,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3位。
    作为西南地区的门户城市,成都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不仅有现代的物质基础,还有现代的精神内涵,是一座现代文化之城。在文化界举办的一项“中国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排行榜”中,成都位居全国前10。专家欣然作评,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包含历史的、教育的、社会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非某一指标的单独支撑;成都除在历史文化积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外,还拥有积累丰厚的现代文化,且对国内现代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拥有发达的教育资源,文化气息浓厚。
    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成都周边还形成了独特的“三环旅游圈”。一环是以武侯祠、杜甫草堂为代表的28处名胜古迹;二环是以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为代表的10处风景名胜;三环是以九寨、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稻城香格里拉为代表的辐射旅游圈。正是这“三环旅游圈”使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中心城市。
    目前,成都正以房地产为载体,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成都生活方式:
    复合商业地产——打造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商业居住、文化为一体的地产,是目前全市商业地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华侨城、国色天乡、海洋极地世界等为代表。
    文化地产——依托成都民俗、民居文化和文化品交易市场发展起来,极具文化特色,已经成为成都休闲地产的亮点。以锦里、文殊坊、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大邑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街子古镇等为代表。
    景观生态地产——为满足人与自然亲近的需求,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以休闲度假地为主要形式,主要集中在双流、龙泉、温江、新都、都江堰等郊县。
    成都,这座时尚之都,正散发着它独具魅力的强大“影响力”,用最诱人的“气息”,散发着成都的“宜居味”!
    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本土文化和异域格调相互映衬,特色道路和街区好似成都的窗口,承载并展示着这座城市的交融性和独特韵味。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成都也不例外,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氛围铸就了成都的城市精神。这是一座和谐的城市,在城市里,你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国文化与外国元素的交融。透过在成都居住的外省人、外国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包容、开放、友爱、和谐的城市。
    这是一座思进的城市。从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进中,包括成都市房管局在内的相关部门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完善,改造危旧房,改建棚户区;实施畅通工程,拓宽改造城区主要干道,实行交通智能化管理,开展文明交通秩序、交通示范路口竞赛活动;重点治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着力改变乱扔垃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治水、治尘、治脏工作,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植绿护绿工程;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对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高效有力的指挥协调机制,每周召集两次工作调度会。各部门、区(市)县、乡镇(街道)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实行问题管理责任制,形成统筹协调、全面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切实有效的督查考评制度,将重点难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由督查组逐一督办。设置市民热线,定期组织记者暗访调查,曝光批评存在问题。
    考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城市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市政配套、生态条件,更要看这座城市一脉相承的文化气质和人文底蕴,这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成都的执政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中,让一座城市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成就了成都高雅的人文气质。
                              (马川军)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