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13-06-22 第A02版:评论
|
大 | |
中 | |
小 |
|
|
看待TPP要拿出全局和长远眼光 |
|
|
| 作者:
曲凤杰 朱梦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76 |
|
|
|
|
|
|
曲凤杰 朱梦曳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美国来说,是其总体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其长远意义大于短期意义,战略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为此,我们需更多地站在战略高度来谋划化解方案,不能因为TPP目前在贸易方面影响有限而忽视了其可能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前看来,TPP对美国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其一,经济效应初显——美国对其他TPP成员国的贸易,尤其是出口随着加入TPP而增加。 根据美国对TPP国家商品贸易10年来的变化情况看,美国由以前对TPP国家的商品贸易逆差逐步转变为顺差。从2008年加入TPP到2010年,这3年都呈现了贸易顺差,而之前7年,美国一直处于逆差。导致变化的原因,正是美国从TPP国家的进口减少而出口明显增多。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对TPP国家的贸易余额已经比2010年同期翻了一倍,高出了60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加入TPP后美国对马来西亚进口减少,并大幅度增加了对澳大利亚、智利、秘鲁和新加坡的出口。 美国加入TPP对美国服务贸易也产生积极影响。在与TPP的服务贸易中,美国也是顺差国。2010年美国对澳大利亚、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5个TPP成员国的顺差高于150亿美元。具体分国家看,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是这5个国家中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除了新西兰之外,美国对其余几个国家都有着显著的贸易顺差。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更是在10年里翻了3番,由之前的48亿美元变为131亿美元。相反,美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服务则增长缓慢,导致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服务贸易顺差从12亿美元激增至76亿美元。 其二,从现阶段看,TPP尚未大幅提升美国的贸易量。 美国目前与全球17个国家都签订了FTA(自由贸易协定),还有3个国家正在谈判中。尽管TPP是美国第二大的FTA,但从贸易量来看,TPP在现阶段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美国的贸易量,即使加入日本,TPP在与美国对外贸易上也远远不能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较。 从过去10年美国与TPP成员国的进出口情况看,2010年,89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有一多半出口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而82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则大部分来源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就是说美国加入TPP对于美国与这些成员国的贸易暂时还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加入TPP在短时间内很难大幅提高美国的进出口总量,至少很难仅凭TPP达到奥巴马提出的5年内将美国出口翻一番的目标。 其三,从长远来看,TPP有可能取代APEC而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组织,对于美国贸易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亚太地区发展迅速,对于开放贸易有着较高需求,TPP扩张的可能性较大。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75%以上的亚太地区经济体GDP增速都大于3%,2/3的经济体都保持着5.1%的增速。由于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大多数亚太经济体对加入TPP都有着较高的热情。比如,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明确表示了对TPP的兴趣。 其四,TPP将极大助力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重返亚太的战略中,美国通过TPP来保持美国在亚太经济领域的介入。即使面临着许多操作困难,这样的介入也是有效的。同时,美国利用东亚各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的恐惧以及迫切希望制约中国不断扩大的权利的愿望,用TPP来牵制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于美国而言,越早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美国越有利,否则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美国也很难再找到牵制机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