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13-06-22 第A04版:视觉·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江苏节水:观念一转天地宽 |
|
|
| 作者:
吴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73 |
|
|
|
|
|
|
新闻聚焦·“节水中国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渊 对企业来说,达到各项节水标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大批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以及“赔本赚吆喝”似的投入?从记者对江苏省部分生产企业节水情况的调查情况看,似乎并不尽然。 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合资企业,从事各种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加工和销售。2007年,该厂生产用水单耗还在2.19立方米/平方米,而到了2012年,则下降到0.8立方米/平方米,远低于同行业1.5立方米/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公司水处理工程师指着两条不同颜色、不同趋势的曲线解释说,随着工艺的提升,2007年公司生产的线路板内层为3.6层,而到2012年则上升为4.6层,如果不采取任何节水措施,在2012年会达到2.8立方米/平方米的耗水量,因为随着层数上升,耗水量也相应上升。 2008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包括进行水平衡测试以提供用水科学依据;改造生产线各槽溢流口,每月节水4000吨;实现生产线各制程之间与内部在线回用,每月节水4427吨;修改生产线程式,每月节水8395吨等。 然而,记者还是忍不住提问道,为什么在2007年之前,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并没有采取这些措施?根据图表,节水成效最显著的2008年又发生了什么? 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厂长王宏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2008年,公司管理团队发生了很大变动,新管理层很重视节水节能、企业社会效益。” 王宏介绍,在公司节水建设初期,几乎不需要什么投资,只是因为树立了节水观念而做到生产工艺的精细化。并修改了若干参数,便做到大幅度的单位生产耗水减少,从2007年的2.19立方米/平方米迅速下降到2008年的1.5立方米/平方米左右。而中期也只是做了少量投入。 随着节水效果的显现,节水意识与企业文化逐渐融为一体,企业也愿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王宏透露,公司正计划引进一种全新的生产设备,虽然对产能、效率等并没有太大提升,却较传统方式节水50%左右。同时,高德公司对2013年节水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计划达到生产单耗0.7立方米/平方米这一极具挑战性的标准。 位于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的造纸企业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也有着类似的节水“历程”。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公司纸机的平均吨纸水耗指标已经从建厂初期的20多立方米下降到现在的7立方米以下,远低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吨纸水耗15立方米。其节水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改进生产线流程,加大用水系统内循环。 近年来,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斥资上千万元人民币进行节水项目建设,对生产线进行节水改造,对废水处理的集水池、泵和管道进行改造,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纸机工艺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7%。 如何推广节水意识,培养出更多“节水型”管理团队?苏州市水务局关于建立“节水高校”的做法也许能带来一些启发。据苏州市水务局局长戴锦明介绍,苏州市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校节水工作,大力宣传节水管理、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形成“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观念,使节水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已建成节水型高校10家,节水型学校8家,以及市级节水型学校68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