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6-22
2013-06-22 第B03版:产业·能源 大 | 中 | 小 

光伏国六条待细则 方向是最终促进无补贴上网

作者: 贺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96
     从近处着眼,光伏补贴政策,是光伏产业能够发展的基本前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转化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最终实现无补贴上网,才是光伏产业的最终出路。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贺博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定调国内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部署了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的六条措施,从补贴模式、产业布局、电量收购等方面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多位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国六条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确立了光伏产业分布式的发展方向,努力解决上网、补贴、融资、科研、标准建设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等问题,是引领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计。如果细则制定得当,在当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光伏行业低迷现状。更有专家直言,从近处着眼,光伏补贴政策,是光伏产业能够发展的基本前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转化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最终实现无补贴上网,才是光伏产业的最终出路。

    光伏国六条“定调”仍需细则“谱曲”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及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此次光伏国六条的推出,旨在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刺激下游产业链,拉动光伏应用市场,消耗过剩产能,最终达到平衡市场供需的作用。“我认为此次光伏新政的核心是提高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光伏发电市场,希望通过市场手段缓解当前光伏产业的困局。同时,其他几条还考虑到了短期资金困难、长期的行业技术水平与效率,以及行业规模和分布上的问题。”对外经贸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秘书长王炜瀚这样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员段海峰则认为,此次国六条的推出,确立了光伏产业分布式发展的方向,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但是具体的效果则需要看相关细则的制定。
    针对其中“补贴”、“全额收购”等热议条款,各个专家解读也不尽相同。赵玉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考虑到国内光伏发电成本高于常规发电成本,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扶植,启动光伏发电市场是非常艰难的。此次国六条明确了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光伏电价高出部分用基金补贴,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投资商积极建立光伏电站,激发市场活力。”
    王炜瀚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直观上看,获得补贴的光伏发电者是直接受益方,从生产要素角度看,投入光伏产品的资本是受益方。从长期看,由于补贴是对光伏发电的鼓励,这会刺激对光伏的需求,投入光伏生产设施的资本也会成为受益方。由此判断,今后光伏产业的规模或许还要进一步扩展,但是,这也是令人担忧的。段海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国六条的补贴政策亟待细化,补贴给谁,怎么补贴,补贴多少,都会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产生巨大影响。补贴光伏工程,补贴上网电量,或者补贴制造企业,不同的补贴措施,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和效果。”
    段海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光伏补贴的设计,应该让光伏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如果仅仅依赖补贴无法实现此目标,就应该配合以税费减免等政策。光伏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补贴机制也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统一安排,从近处着眼,光伏补贴政策,是光伏产业能够发展的基本前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则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转化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最终实现无补贴上网,才是光伏产业的根本出路。为达此目的,国家应该瞄准太阳能光伏的前沿技术,集中力量,在聚光太阳能、智能电网以及铜铟镓硒、碲化镉薄膜、廉价介质柔性薄膜电池等技术上实现技术突破,促进太阳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此次全额收购所发电量不同于2006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中的全额收购。上一次实际上是保证电网安全情况下的全额收购,有了这个附加条件,才导致上次全额收购落实困难,但是此次是无附加条件的,所以这次的执行效果会比之前好。”赵玉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段海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全额收购固然是一个良好的意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补贴引导下的光伏产业所隐含的危机。如果中国一夜之间,出现了数以千万的发电厂,它们杂乱无序,信息闭塞,电网的调度员无法了解整个电网的真实状况,而导致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也是完全可能的。段海峰认为,分布式能源,需要配合以智能电网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智能电网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要把目前的电网,逐步转变成分布式能源所需要的智能电网,需要冲破重重阻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此时尤其需要细则的进一步指引。
    多位专家均认为,光伏国六条揭示了当前光伏市场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发展方向,其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国六条只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需要有更多细则出台使其具备可操作性。

如果有了细则 还需有力度
   
    “在执行细则科学可操作的前提下,我认为我国光伏产业低迷的情况一定能够得到扭转。”赵玉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王炜瀚则对此相对保守,国六条中有关价格补贴和优先上网内容的落实能够在短期内对光伏市场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算是短期内的一剂“良药”。这个产业长期在多大程度上,是萎缩,还是扩张,则要更多的看具体的细则以及相关的执行力度等情况。
    段海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如果实施细则制定得当,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扭转光伏产业的低迷现状。但是目前,光伏行业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建设大型电站,对电网冲击过大,长距离输送也会降低其经济合理性;发展光电建筑,由于现有的以火电为主的电价较低,一般的民居不具备投资的经济可行性,仅仅依赖国家补贴,建设样板工程,则无法确保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在国六条带来欣喜和希望的同时,段海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他自己的一些隐忧。“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意味着也并不排斥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同样是按照上网电量补贴,而大型光伏电站的上网电量远远大于即发即用的分布式发电方法,势必会再一次诱发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高潮。国六条中“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这句话的内涵是电网优先与大型光伏电站同步建设,还是对只有三片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小型电站也能同步建设?如果是前者,那么支持分布式发电的提法就值得商榷。此外,“支持关键材料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这里的关键材料,是否包括聚光光伏、廉价介质柔性光伏电池、铜铟镓硒、碲化镉、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呢?这一切疑问似乎都要等实施细则的出台给予解答。
    而对于细则出台的时间,不同专家也有不同的声音,赵玉文个人认为应该是在7月份出台细则,启动国内市场,缓解国际市场压力;卓创资讯光伏分析师王晓坤则认为应在8月份之前,主要原因是八月是欧盟对华征收惩罚性关税最后期限,中国政府需要以此支撑国内光伏业的发展。王炜瀚认为细则主要跟全额收购和补贴有关,不要片面追求尽早出台,尽早见效,仔细论证、科学有据、切实可行更重要。
    段海峰则认为,细则的出台,应该分两步走,对于那些没有争议的,成熟的政策,不应该久拖不决,越早越好,办事效率高的情况下,一周就可以出台。对于那些一时难以定论的问题,应仔细研究慎重论证,避免光伏产业政策执行偏离正轨。

新闻链接

    具体而言,光伏国六条扶持措施包括:1.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2.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3.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4.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5.支持关键材料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光伏产业标准和规范建设。6.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抑制产能盲目扩张。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