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3-04
2014-03-04 第T18版:两会特刊 大 | 中 | 小 

混合所有制:要做好“混合”文章

作者: 李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065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注点。如何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怎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

混合而不混乱

    “混合所有制一经提倡,大家都觉得是个好东西。但混合不当会造成混乱。”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混乱局面突出表现在国有资产私有化和国有资本流失。他以俄罗斯、东欧国家为例,剖析了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私有化和国有资本流失带来的混乱。这些国家通过私有化证券、企业收购并购等形式,进行内部私有化和外部私有化。然而,内部私有化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外部私有化则出现了贱买贵卖、转手倒卖、利益输送等化公为私的行为,带来一些权势阶层迅速致富,从而引起社会不满,改革失败造成混乱。
    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过程中,如何在改制改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近日在《求是》撰文指出,为了加强产权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采取以下七项措施:一是明晰产权关系,二是搞好产权登记,三是完善公司章程,四是规范公司治理,五是强化资产评估,六是规范产权流转,七是加强资产监管。
    混合不当引起混乱,还体现在民间资本话语权微弱和民营资本被侵蚀。
“公有和民营共同发展、互相扶持对我们来说是利好信号,但是我们担心一旦进去了有可能被‘忽悠’,到时候进退两难,有苦难言。”江苏某建材公司老板苏某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李锦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就要先完善产权制度,既要保护公有资本,也要保护私有资本。“混合所有制企业,如果不明确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平等地位,这样的混合所有制就会让民营企业见‘混’色变,不敢向混合所有制靠拢。”
    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某位业内专家也表示,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文章做得好,将使国企抖擞龙马精神、民资做大做强,共同增强中国经济活力;“混合”文章做得不好,将使国有资本和民企资产两败俱伤,使混合所有制变成做低资产价格、利益输送的渠道。

手段而非目的

    黄淑和还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国有企业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
    对此,李锦表示认同。“国有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改制而改制。”
    同时他还以德国为例,进一步分析指出,“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而不是目的。”原联邦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50年代末,主张通过民营化来改造国有企业,他认为,民营化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使两者分离,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监管改为间接调控,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进入市场,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企业的管理体制的变革,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与此相应,股权多样化还变过去国有企业单一化的管理形式为多样化的管理,并置于众多股东的有效监督之下。

融合而非捏合

     “实际上,混合所有制道路的难点在于能否做到真正的融合而非捏合。”李锦表示,混合所有制不能搞拉郎配,“捆绑难成夫妻”,混合所有制企业并非简单的1+1的物理相加,而应是1+1的化学融合,就是用公有实力加上私有活力生发出企业竞争力。
    “一杯茶水,水可能是国有的,茶叶可能是民企的,我们泡成了一杯茶水再去喝的时候,还会再想这水到底是国有还是民营的吗?不用去想了,因为它就是一杯茶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茶水融合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基于此,中国建材走出一条包容性成长的混合所有制道路,2013年取得2570亿元营业收入、123亿元利润。公司混合采取“七三原则”:中国建材集团以30%为占股底线相对控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则以70%的占股底线绝对控股各子公司。多数原来企业的负责人继续担任新企业的管理者,民企的资本得以保全和升值,活力机制继续发挥作用。这样的重组方式,既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也以包容和公平的原则赢得了被重组企业的高度认同,实现双方共赢。
    混合所有制经济融合难,不仅难在产权融合,更难在文化融合。众所周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企业联合重组,融合失败者不乏其例,大多数原因胶着在文化冲突上。如何让不同所有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加盟融合成为一艘“航空母舰”,而不是众多“小舢板”的捆绑体?文化融合是关键。
    “文化的融合,就是在考虑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多赢、共赢,提倡包容的思想。这种包容的文化,使我们结合起来不分彼此,实现抱团发展、包容发展、‘国进民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宋志平如是说。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