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4-01
2014-04-01 第B07版:社会·民生 大 | 中 | 小 

教育改革:将不同类型学生分流到不同的学习平台

作者: 陈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27
     CFP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陈孟

    “教育是要立人,是要因材施教”。著名思想家鲁迅的这句话,表明了教育的本质,也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口中的教育改革如出一辙。近日,鲁昕在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教育改革分会场)上公开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教育改革方案,从高考入手,实现两类人才共同选拔、两种模式共存的高考。
    鲁昕认为两种模式共存的高考,是将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同时进行,实现人才选拔的双轨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选拔,主要考核技能加文化知识;学术型人才的选拔,考核内容与现存的高考内容一致,这两种模式的高考将分开进行,并行存在。
    鲁昕表示,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之后,预计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约占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半左右。这预示着教育改革之后,一多半高校将向着强化专业技能的方向发展,逐步淡化学术性学科,按照我国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专门性专业技能人才。

高分不进职校的误区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根深蒂固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逄锦聚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现行教育制度的症结在于:高考充当了教育“指挥棒”的职能,成为选拔考生的唯一标尺,同时高考还蕴含了目前教育的价值观——“高分遮百丑”,通过试卷、分数来区分学生的素质,每一名学生都被贴上了分数的标签;各类学校——从一流名校到民办高职,都被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但这是有违教育公平原则的。”逄锦聚表示,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选择大学或专业。如果通过分数预先将大学“分等级”,考生并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更多选择的余地。实施技能型和学术型高考双轨制就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困境,使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同样的受教育机会。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职业学院、民办高职的学生被称为‘垃圾考生’,而即便是办学水准相当不错的职业技术学院,也只能跟在本一、本二、本三后面收录相对低分的考生了。”逄锦聚说,这是教育唯高分、唯分数作祟的结果。
    虽然高考一直都在不断尝试改革,但一直缺少一个可以打破应试教育死循环的手段,且高考“选拔人才、因材施教”的初衷与“读书改变命运”的实际价值导向并不一致,甚至相悖。由此造成的现状是:许多人宁愿坐办公室当白领挣“零花钱”,也不愿去工厂做蓝领挣“年薪”。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还需从教育观念入手,赋予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同等的社会地位。
    如果职业技能型人才还是被认为低于学术型人才,如果工程师和技师在各方面都不及官员和教授,如果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得不到相对优质的社会待遇和生活保障,则该项设计的气数也可以预期,至少难以达到制度设计者的期望。
    业内人士认为,高考双轨制如能顺利实施,首先将真正推动高中办学多元化,进而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选择;中考压力释放后,原本以中考为导向的初中教育教学就有可能迎来改变,这一改变必然也将影响到小升初学生家长的选择。如果这一切能形成良性循环,则应试教育就极有可能被撕开一个口子,会有家长带着孩子从这个口子突围,也会有学校加入突围队伍。

改变观念之后,因材施教是重点

    逄锦聚指出,因材施教往大了说,应该是不同地区实施不同教育,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地区特点,不能将不同的区域一概而论;往小了说,则应该是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不同侧重点的教育,结合自身特长,形成特长优势型人才,也就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改革最早开始于各省市的自主命题、自主改革。
    最早推行高考改革的江苏省,从2000年开始先后推出多套高考改革模式,短则一年,长的也不过几年,实施过程更是饱受质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虽然目前高考已经形成了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良好态势,但是录取模式始终是统考统录,每年落榜的考生依旧占全部考生的1/9~2/9左右,而这些落榜考生的选择仅限于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至于风行一时的校长实名推荐等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也摆脱不了统考约束而演变成名校之间的高分生源大战。那么,如何保证双轨制“双轨并行”而非“高低轨”?确保因材施教,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逄锦聚认为,应该打破统考统录一家独大的局面,学习其他国家实行并行的高考录取管道。实行分类型考试、多渠道录取,用不同的尺子评价不同类型的考生,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流到不同的学习平台因材施教,并对应不同的升学渠道,以多元化的升学目标缓解当下应试教育带给学生及家长的压力,也引导学校寻找适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形成特色、丰富品种。

如何因材施教?

    留学德国多年的薛成俊介绍说,德国实施双轨制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超过2/3的中学生不会上大学,而是接受培训教育,这样会更容易步入职业生涯。培训教育主要在企业中进行,学校仅负责教授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学生会具备专业技能、解决问题以及社交方面的能力,可以直接胜任相关企业的工作,这样学校和就业市场就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企业能够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据悉,德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类似,旨在因材施教,培养综合人才。德国教学体系实施五分制,一分是最高分,一些著名的大学和特定的专业(医学和法律等)对学生分数的要求会苛刻一些,一般高中各科的毕业成绩都要求在一分左右。同时,学生的成绩并非由考试“一锤定音”,而是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计分,而这一系列的教学系统是有严格的配套措施保障实施的。
    逄锦聚指出,如何因材施教是困扰各国教育界的重要问题之一,他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建议,我国的因材施教要落到实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好细节和配套措施:
    其一,两种高考模式要通过合理的教育分流制度保证实施。德国、新加坡等国从小学开始就设立了分流制度,分流制度包括分流通道的建立和对学生错误选择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了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其二,国家给予职业教育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例如美国高考SAT考试,一年有7次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多次参考。所以即便上了大学,如果对选择的专业不满意或不感兴趣,学生还可以再次参加ACT和SAT这样的考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成绩重新申请大学。这样可以让职业教育有足够的底气和优势来形成就业的良性循环,纠正“重普教、轻职教”的认知。这样才能实现对技能型人才的有计划分流培养,而不是现在对学术型高考趋之若鹜的现状。
    其三,衡量学生的好坏不能唯分数,衡量学校——高中、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等优秀与否,升学率、就业率不应该是唯一的指标。
    其四,督促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重复选择的机会。
    其五,应该提高教师尤其是初高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在他看来,如果教师学历太低,将难以帮助学生作出学习生涯、职业生涯的规划。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