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5-03
2014-05-03 第B05版:前沿 大 | 中 | 小 

怎样看待“戾气”蔓延的文化心态

作者: 张颐武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81
张颐武
    这些年来,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一种“戾气”横行的情况,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
    这种“戾气”有多重表现:一是表现为一种“怨气”,将诸多抱怨加以发泄,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扰都变成了一种对于社会的怨气。二是表现为一股“火气”,对于社会的问题和现实的挑战不是对其深入探究,用文艺的方式加以思考和表现,而是宣泄火气,表现怒气冲冲的态度,鼓励对抗而非沟通,渲染对立而非互相理解。三是表现为一丛“贫气”,用油腔滑调、声嘶力竭的漫骂和嘲笑来表达一种消极的情绪和虚无的态度。“怨气”、“火气”和“贫气”造成了一种“戾气”蔓延的文化心态。
    这些文艺作品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于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于社会发展走向的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这种社会情绪一方面是对于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现实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到发展中的社会凸显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就认为这些问题是永恒的,是无法解决的,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曾经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往往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得到超越和化解。面对问题的批判和追问当然需要,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之道也极为必要,但认为问题就是不可解决的,确实是偏执和僵化。
    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现实的新困扰。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会有相当巨大的改善,但新的状况会有新的困难和问题,而人们伴随改善而来的这些问题是过往的生活中没有遇到过的,往往觉得更难以化解,如剧烈竞争产生的相对巨大的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而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当然远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焦虑和困扰。而这些有“戾气”的文艺作品往往就会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艺还是高雅艺术,都需要既有独到的反映社会的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的同时,又要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和真实社会相互对话是我们需要的。
    (摘编自《北京日报》,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