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6-10
2014-06-10 第B02版:产业·投资 大 | 中 | 小 
伊利不该被看空

中国还没有那么多奶去做成高附加值产品

国内现有的奶产量加起来也就够满足消费者的一般需求

作者: 郭丁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6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丁源

    6月3日,伊利股份遭遇了比较严重的盘面危机,截至当天收盘时下跌7.75%,原因是光大证券分析师邢庭志发布的“看空”报告。据数据显示,伊利股份总股本为20.4亿股,6月3日每股下跌2.63元,以此计算,伊利股份当日市值蒸发53.65亿元。该份报告给予伊利“卖出”评级。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光大的此份报告并不充分,内容所列举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挑战,且分析师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与行业趋势相左,过分夸大了伊利承担的风险。”从伊利股份6月3日股价下跌幅度、市值蒸发量就不难看出光大证券的分析报告对其造成的严重伤害。
    而不论伊利未来是否继续受此份报告所影响,伊利、蒙牛等大型奶企仍继续在巩固已有的常温液态奶地位,虽然他们也已纷纷有进军高端奶、有机奶市场。中国奶业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王中华教授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现有的液态奶生产能力并不够,人均消费奶产品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3,只有当液态奶生产能力够了,产业上才有多余奶加工高级奶制品。”王中华强调抛去对奶制品的包装,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单产技术和饲料转换效率才是国内奶企未来健康发展的要点。

唱空三理由都经不住推敲

    伊利股份在6月3日不仅成为沪深两市当日成交量最大的个股,成交金额也成为该股近5年以来的第二大成交额。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明军表示:“事实上,低温奶增长更快,常温酸奶市场崛起和进口奶大肆扩张的趋向并不是伊利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其他常温奶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冲击。”
    中商情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奶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10.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去年四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乳企中伊利在2014年度销售毛利率达到34%,蒙牛毛利率为27.05%,光明毛利率为34%,三元毛利率为23.23%,但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度三元乳业曾陷入亏损。从整体毛利率来看,伊利还是行业领先的。
    简爱华指出,伊利以常温液态奶主打市场的经营策略是光大证券看空的主要原因,其认为伊利股份毛利率占比71%的常温液态奶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持续高成长带来的替代风险。具体论述是2013年低温奶规模占整个奶制品的35%,2014年全国范围内300~400家区域如期和城市型乳企战略性聚焦低温鲜奶和酸奶,整体收入增速15%以上。
    周明军则认为,“目前伊利的核心产品以常温奶为主,低温鲜奶一直以来为行业专家提倡,但常温奶更容易携带和保存,两者各有优势,并不能简单的说谁取代谁,特别是我国目前奶制品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受条件限制,常温奶依旧长期会是市场主流。”
    伊利被看空的第二原因是常温酸奶的冲击。简爱华强调:“常温酸奶解决了低温酸奶所不具备的的运输、携带难题,一经推出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过相比其他奶制品领域,常温酸奶如今的市场空间依旧有限,2015年的市场空间还不足100亿元,常温酸奶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体量略小,对伊利冲击有限。另外,伊利也是常温酸奶的重要参与者。周明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伊利于2014年2月也已推出“安慕希”常温酸奶,未来常温酸奶也会成为伊利的业绩和利润来源。
    进口奶增速明显是伊利被看空的第三原因。“进口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婴幼儿奶粉上,主要是因为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国内民众的不信任。”简爱华表示,“国内常温奶保质期为6个月,而进口奶普遍保质期为10个月,这不仅会引起民众对于保鲜度的担忧也会导致销售期短,对奶制品尤为致命。”进口奶近期引发热捧主要是因为促销,若无促销,则进口常温奶价格高出国产常温奶价格50%以上,不具有价格优势。“电商渠道的价格促销确实为进口常温奶销售造成了火爆场景,但仅是短暂现象。随着促销结束,消费者依旧会通过价格和产品新鲜度来对比,届时国产常温奶依旧占有优势。”简爱华说。

伊利奶业地位难受动摇

    中研普华研究员舒思林认为,“从中国奶业整体行业来看,目前伊利、蒙牛、光明稳居前三的位置,短期内其他企业难以撼动其地位。”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伊利的特点是全产业链控制,产品线也较其他国产品牌更长,与其他品牌大多只能在一个产品领域呼风唤雨不同,在奶制品产品线中,伊利的奶粉、常温奶、雪糕冰激凌等产品均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仅有蒙牛能够在产品线上与伊利一较高下。
    “相对于其他奶业巨头伊利建立了更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积极的宣传攻势,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基本依靠液态奶,伊利是液态奶、冷饮、奶粉‘三条腿’走路。光明和三元等与伊利的实力差距都比较大,伊利的品牌地位还较为稳固。”周明军说。
    近年来地方奶企也在崛起,对蒙牛伊利等大型奶企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王中华表示,“蒙牛伊利是龙头,地方奶企是地域性的,两者都有存在的必要,龙头企业确保全国范围内供需平衡,而地方奶企重点满足地区需要,比如低温巴氏奶地域消化的话物流成本会低得多。”王中华认为两大类企业不应该是对抗的关系,这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食品安全是考验奶制品企业存活能力的更大考验,特别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民众对于食品尤为敏感。近10年的中国奶制品行业事件,除了2003~2004年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两大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外,除2007年外,每年都有国内外奶粉品牌出现各类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倒闭破产,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奶制品行业格局。“伊利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得到了很大的教训,客观上促进了伊利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周明军表示。
    国内奶业整体水平仍低下高端奶不是破解之道
    目前我国奶制品市场规模的增量主要来自于液态奶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奶粉价格的上涨,未来几年,市场规模的增速取决于液态奶市场的表现。而在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的态势下,液态奶产品中的高端奶更成为蒙牛伊利等大型奶企争相投入的重点。据了解,在国内常温奶市场中,高端奶发展势头强劲,是增长最快的第二大品类,连年保持了高速增长;在此基础上,以“无农药残留,无抗生素、无激素,无添加”为主要诉求的有机牛奶也开始进入消费者视野。
    王中华表示,“我不认可高端奶这个说法,只是牛奶的一种特色,并未有改变特性。即使国外一些牛奶产业发展完善的国家,也没有将牛奶分为高端或低端。”“另外有机奶,也就是原料奶,只是原料有机而已,完全天然,加工到出厂过程安全无污染。但这是奶制品本来就应该做到的呀,并不是有机奶或高端奶才独有的!”王中华说。
    舒思林认为伊利的劣势其实也正反映了国内整体奶业的生产力不足,产品单一的现状。“国内奶类产品看起来品种多,但清一色的是液体奶;国外习惯吃奶酪、干酪,这一下子就比国内生产线多了很多个种类。”王中华分析道。
    我国奶制品发展近几年已取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王中华介绍说,国内的奶业虽然看起来红火,但主要的大型加工设备还是进口的,这是与国外的生产能力的差别。“中国饲料价格高,奶牛单产水平低,饲养、设施一体化水平不够,当然也有发展时间太短的因素,整体来看就是速度快而不协调。只有奶的总产量上去了,更多种类的奶制品才能出现。”王中华表示。
    “相比其他畜牧业,奶业的潜力特别大,属于国家必须推行的节粮型且资金技术密集的朝阳产业。”王中华最后强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