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7-31
2014-07-31 第B08版:中国VC/PE评论 大 | 中 | 小 

可穿戴设备VC/PE“掘金”加速

VC/PE集中布局移动医疗、跟踪定位、运动健康等可穿戴设备产业的下游领域

作者: 李淼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5319
    
    
    
    对于大众而言,可穿戴设备或许仍然是一个陌生词。但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可穿戴产业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进入2014年,可穿戴产业的发展延续了上一年的趋势,在产业创新中蓬勃发展。预计到2015年,全球可穿戴技术的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50亿美元增长到300~500亿美元。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升温,一向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开始全面布局,目前全球已累计投资超过5亿美元。而2014年一季度,可穿戴设备的投资更是涨势惊人,进入可穿戴产业的资金量也猛增。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本的进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会明显加速。

李淼

发展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急速膨胀

    所谓可穿戴设备,即延续性地穿戴在人体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具备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及独立处理能力的便携式设备,其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就是可长期穿戴和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伴随着云计算和传感器技术的突破,视线位移、手势动作、肌肉变化、语音命令等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功能也增多了,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摆脱对双手的依赖,为生活和感知带来很大的变化。
    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在过去的一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预计到2014年底,全世界范围内将运送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较2013年增加2倍;到2018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78.4%的复合年增长率。另外,根据瑞信集团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约为30~50亿美元,未来两到三年有望成长为300~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可穿戴设备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应用范围也不普及,但今后的几年里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时尚生活的主流必备品。
    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其中美国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80%。而在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可穿戴设备市场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是全球最高的。目前,中国在亚太地区可穿戴设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最大。特别是随着4G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
规模达9亿元,环比增长80%;预计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拐点,市场规模将涨至22亿元,环比增长144.4%。

布局 科技巨头“抢滩”可穿戴设备领域

    从全球市场看,面对巨大的商机,苹果、三星、Google、索尼等传统科技巨头均积极布局可穿戴设备领域,陆续推出新款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在国内,多个本土厂商也已进入可穿戴领域,包括百度、华为、360、盛大等大型科技公司都不落人后,已经或计划推出各类可穿戴设备产品。
    例如,自2013年以来,三星在可穿戴领域频频发力。第一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2013年10月上市,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陆续推出了4款不同型号的可穿戴设备,包括Gear2、Gear2Neo、Gear Fit和Gear Live,但市场反响不容乐观。而近期三星正与美国运动品牌Under Armour合作设计穿戴式设备,希望以此和与Nike关系密切的苹果对抗。此外,三星还在尝试凭借自己的设备和品牌基础构建更具延伸性的新设备领域平台。
    国内市场方面,百度建立了自有可穿戴设备品牌Dulife,推出Boom Band智能手环、Mumu血压仪、Latin智能体质测量仪等产品,可帮助用户建立初步的人体健康模型,还与咕咚网联合推出一款搭载百度个人云存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360则推出“360儿童卫士”手环,产品面向儿童群体;盛大旗下的果壳电子则发布了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两款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戒指Geak魔戒内置个人信息,在与手机接近时会驱动手机做出各种反应,智能手表Geak Watch则具有脱离手机独立运算、独立运行、独立联网的功能等。

青睐 VC/PE投资热潮助力打造可穿戴行业新“生态”

    自2009年可穿戴技术在全球获得关注以来,迅速受到IT巨头及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几年里获得投资的可穿戴设备相关公司数量出现大幅增长,累计已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投资金额。
    根据资本实验室风险投资与并购数据库统计,2013年全球可穿戴领域共完成投资交易64笔,披露交易额为5.6亿美元。而进入2014年,该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产业共发生风险投资事件47起,披露交易额4.66亿美元,平均交易额991万美元。与2013年全年相比,投资数量占比73%,交易额占比83%。
    业内人士指出,从产业链上来看,可穿戴行业上游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材料、电池、显示等,其中传感器是核心;中游主要是交互解决方案,包括云技术、语音技术、交互技术等;产业链下游的终端设备是目前市场的主导,竞争较为激烈。
    而今年一季度的可穿戴产业风险投资事件中,可穿戴设备25起,交易额约3.9亿美元;可穿戴技术/软件17起,交易额6672万美元;服务平台(数据与服务)5起,交易额1039万美元。上述数据显示出该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多样化,更多围绕可穿戴设备的技术与服务平台加入了“掘金”队伍,形成新的投资机会。从设备到应用,再到平台,可穿戴设备及其周边技术与服务将共同构造出一个更加开放的可穿戴行业的生态系统。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2014年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风险投资仍旧主要集中在健康/医疗领域,投资事件14起,交易额3.5亿美元,各种健康实时管理及监测产品成为可穿戴设备研发的重点方向;视觉/影音可穿戴设备投资事件7起,交易额2575万美元,涵盖眼球追踪、弱视群体智能眼镜、3D眼镜、便携式数字影像等产品;运动类可穿戴设备包括动作捕捉技术及运动数据监测记录等产品。
    一季度数据体现出可穿戴设备新趋势:可穿戴设备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将加速,教育、建筑、物流、金融、电商、环保等行业将出现可穿戴设备的身影;可穿戴设备的兼容性和互通性将加强,并且与各种平台和设备间的沟通与协作将进一步打通;可穿戴设备行业竞争将加剧。未来两到三年,那些只注重形式和创意,而不能把握用户实质需求的产品将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在国内市场方面,各VC/PE投资机构也纷纷对可穿戴领域进行布局,主要集中在下游设备领域。根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国内可穿戴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30起,产品主要集中在移动医疗、跟踪定位、运动健康等下游领域,PreAngel、深创投、英诺天使等机构投资较为活跃。尤其是今年以来,进入可穿戴领域的资金正在猛增,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本的进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会加速。

瓶颈 可穿戴设备概念性的影响力大于实际作用

    可穿戴设备是近一两年才开始起步的朝阳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成熟度不够,产业链不完善,商业模式也尚未清晰。具体来看,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瓶颈问题:
    ——同质化现象严重
    尽管可穿戴设备已经发展到商业化阶段,但市场拥挤,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市场上几款可穿戴设备品牌主要以手环、手表、眼镜等产品形式为主,而且大多集中在医疗健康、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等领域,其核心功能不外乎运动记录、消耗热量估算、跟踪睡眠质量等。且设备记录的数据很难真正为用户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大部分用户在新鲜感过去之后便将其束之高阁。
    ——功能技术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可穿戴设备无法独立使用,而是作为智能手机的辅助工具,要么是对智能手机功能的拓展,要么仅仅是对其功能的平移,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此外,目前的可穿戴设备普遍都不具备完善的功能,缺少专属的可穿戴应用,未来急需开发多种多样的APP。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国内涌现的许多可穿戴设备企业缺乏原创性,大部分仍以照搬国外现有的模式为主,模仿色彩太浓。同时技术水平不稳定,产业链的一些重要环节如传感器、交互技术等也都需要提升。
    ——性价比不高
    目前看来,已经发布的可穿戴设备价格普遍偏高,且不是生活必需品,功能又无法超越智能手机,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难以建立用户价值,令人望而却步,比如Google Glass的售价就高达1500美元。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企业的加入以及传感器价格的下降,可穿戴设备价格下降也会成为趋势。

前景 创新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逐步成熟

    关于可穿戴设备的创新,易观智库预测,未来产业将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信息交互型产品,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其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沟通途径以及全新的使用体验。二是健康监测类产品,尤其是面向老人、母婴、儿童、减肥一族等细分人群的产品,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机遇。三是体感控制类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交互方式以及更优秀的交互体验,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体感控制类产品有更强的适用性,如眼动控制、脑电波控制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说2013年是我国可穿戴产业的元年,那么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产业创新蓬勃发展的一年。正如投中研究院的分析指出:首先,从政策环境来看,在深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2014年,可穿戴产品将受到更多激励创新产业政策的支持。其次,从发展前景来看,在科技产业走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移动化的2014年,可穿戴产品的优势将备受消费者青睐。再次,从市场需求来看,在智能技术进一步大众化的2014年,可穿戴产品已经成为最受消费者期待的产品之一。最后,从盈利空间来看,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中的2014年,智能穿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可挖掘利润的空间很大。预计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并逐步成熟起来,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延伸阅读
    目前主流的可穿戴设备按照应用功能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人体健康、运动追踪类,主要通过传感装置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出记录和评估,大部分需要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显示数据,包括Nike+系列产品和应用、叮咚手环等;综合
    智能终端类,这些设备虽然也需要与手机相连,可是功能更加强大,独立性更强,未来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例如Google Glass等;智能手机辅助类,这些可穿戴设备作为其他移动设备的功能补充,一方面必须与智能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智能手机的操作,例如Pebble等。

小米手环
    7月22日,在小米年度发布会上,小米旗下首款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正式亮相,引发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这款售价仅79元的智能手环除了记录运动、监测睡眠与智能闹钟等功能之外,还可以当作是小米手机身份验证器,与手机实现互联互通。而30天的超长待机时间与79元的超低售价使得小米手环基本上可以规避当前智能手环普遍存在的用户购买驱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尚不成熟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带来强烈冲击。

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NoPlaceLikeHome”卫星导航鞋“No Place Like Home(何处是家园)”卫星导航鞋是艺术家多米尼克·威尔考克斯(Dominic Wilcox)设计的,鞋内设置了一个GPS芯片、一个微控制器和一对天线。左脚鞋的鞋头上装有一圈LED灯,形状像一个罗盘,它能指示正确的方向,右鞋鞋头也有一排LED灯,能显示当前地点距离目的地的远近。
    出发前,你需要在你的电脑中设计好旅行路线,用数据线将其传输到鞋中,然后同时叩击双脚鞋跟开始旅程。这种导航鞋目前只接受定制,价格约1750美元,我们只能希望有一天它能批量生产。

Zephyr BioModule健身服
    Zephyr BioModule健身服内胸部位置有一个圆形的生物学传感器(BioModule),重量不到一盎司,可以被植入到像安德玛(Under Armour)E39(2013年上市)这样的压缩衬衫里。这个生物学传感器中有一个监测动作和速度的加速计,能够测量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它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

苹果iWatch
    苹果推出的智能手表iWatch,是一款可穿戴的智能设备。这款手表内置了IOS系统,并且支持Facetime、WiFi、蓝牙、Airplay等功能,同时最令人惊喜的是,iWatch支持Retina触摸屏,这款手表看似和iPod nano一样,也具备16GB的存储空间,令人兴奋的是iWatch还具备8种个性化的表带,让你尽情挥洒个性。有消息指出,该款传闻已久的智能手表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