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8-21
2014-08-21 第B02版:产业·科技 大 | 中 | 小 
智慧家庭产业急剧升温,但产品脱离需求、价格昂贵和标准缺失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智慧家庭产业陷入内热外冷的窘境

作者: 王晓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32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晓涛/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晓涛

    8月15日下午,当小米科技智能家居负责人高自光在中国智慧家庭产业论坛上演讲时,他身上的手机突然响起。不过,在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来,这一似乎不够礼貌的行为可能是他为吸引听众注意而事先设计好的。因为他随后就开始向观众推介自己左手配戴的小米新品——手环。他说:“与过去的手环相比,小米手环的功能更为丰富,除了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功能外,还可以作为用户身份的一个标识,控制手机、灯光和电视。”他一边说,一边连续将右手的手机靠近左手的手环,演示手机的自动锁闭和解锁。
    这款售价不过79元的智能硬件很小,却显示了小米进军智慧家庭产业的雄心。高自光表示,小米会按照同样的策略推出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各种各样的电器或者是小硬件等,让用户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乐趣,随着硬件的增多,统一平台的出现自然是水到渠成。

令人心动的市场前景

    事实上,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现已有30年了,而它进入大众的视野则是因为科技巨擘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十几年前用几千万美元所打造的高科技智能豪宅。平静如水的智能家居产业在今年骤然升温,同样与业界巨头的大动作密不可分。
    日前,三星以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只有3年历史的美国公司SmartThings,后者能让用户通过一个移动应用来控制各种联网设备。而在今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三星就曾展示过自己的“智能家居(Smart Home)”电器。
    今年年初,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了Nest,后又以5亿多美元收购了Dropcam,前者生产能联网的温控装置及烟雾警报器,后者则是一家联网安保摄像头的开发商。
    苹果则在今年6月推出了HomeKit应用,用户可以在iPhone上使用这款应用,控制暖气、门锁或电灯。
    谷歌与苹果无疑起到了行业风向标的作用,而巨大的市场前景更是对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充满了诱惑。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文超表示,到2016年,全球智慧家庭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58亿美元。其中,家庭娱乐类大概有600亿~700亿美元的规模,监控和安防的市场规模则为1000亿美元。
    而捷孚凯(GfK中国)移动通讯事业部总监孙开的预测则更为大胆,他说:“我国有4.2亿户家庭,智慧家庭产业的潜在用户按25%计算则大于1亿户,如果每户用于智慧家庭的消费大于1万元,则整个市场的规模将高达1万亿元!
    虽然孙开的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了,但未来智慧家庭产业市场巨大却是确定无疑的。

价格妨碍了市场的启动

    尽管目前我国智慧家庭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速每年高达20%~30%,业内企业也是磨拳擦掌,但整个市场的全面启动还为时尚早。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副处长曲晓杰认为,智慧家庭产业的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底层核心技术不足,集成优化方案有待优化。二是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缺乏能改变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消费者认知过程漫长。四是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应用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事实上,尽管目前企业在生产研发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市场反应不大。一位来自广东的与会代表直言,智慧家庭产业的状态是“唱戏的热闹,观众却冷清”,整个行业看似很热闹,但听的都是同行,外面的人并没有太多兴趣。高自光说:“现在国内企业生产的智能家电,除了小米、乐视所生产的智能电视或盒子出货量达到百万量级外,其他的智能硬件出货量都很少,有几千、几万就不错了。”智慧家庭产业内热外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没有找到人们的需求点。
    闪联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维华就举例说:“智能家电增加了网络的功能,但是带来的操作性比较复杂,如某巨头生产的智能洗衣机所有操作都是通过5.5寸的屏幕操作,可以用手机界面操控放水、烘干和添加洗涤剂,但这样的功能是我们用户所需要的吗?”他认为,智能家居要提供舒适和娱乐的享受,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刚性需求就是老龄化。
    而刘文超则表示,北美的智慧家庭比较关注安防监控,欧洲注重能源管理和家居自动化,而亚洲人则对数字化娱乐感兴趣,安防是其次的。
    而昂贵的价格则是智慧家庭远离大众的另一原因。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在智慧家庭中,现在一个智能灯泡的价格是129元,一个智能体重秤的价格是699元,一台智能冰箱因为智能价格要增加500美元,公众愿意为体验享受智能家居而接受这样的价格吗?
    对此,高自光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一个智能灯泡要129元,只是为了能控制调亮度,但是好一点的灯泡29元就可以买到,在用户不知道能给自己带来多大便利的情况下,会多支付5倍以上的成本吗?我是不会买的。因此必须降低智能化的成本。”他说。最终必须解决标准不一
    一位与会者表示,未来在智慧家庭中,手环可能是小米的,灯可能是飞利浦的,空调可能是海尔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何解决诸多终端的整合或互通问题呢?或者说由谁来控制这些终端呢?是小米?是海尔?还是飞利浦?
    事实上,这正是现在许多智能家居企业感到头疼的问题。高自光说:“假如说家里30个电器全是智能化的电器,我们要打开30个不同的APP来控制,消费者会觉得便利吗?”事实上,因为现在的智能家居和硬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协议,所以某家公司的APP只能控制自己的硬件,和别的硬件没有关系。“而这是摆在智能家居或者智能硬件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高自光说。
    现在,无论是国内国外,也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家电企业,都将抢占智慧家庭产业的标准制高点作为进入这一领域的终极目标。事实上,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智慧家庭产业不是缺乏标准和平台,而是标准和平台太多了。
    在全球市场,由Linux基金会带头,高通、LG电子、夏普等全球50余家科技巨头共同组建了AllSeen联盟;谷歌发布了智能电视系统Android TV,接下来将会打造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进而推出智能家居设备的标准平台;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微软公布了“家庭操作系统”白皮书,再度踏入智能家居市场;三星推出了能智能控制任何家电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
    在国内,海尔发布了海尔U+系统,美的推出了“1+1+1”,即“一个智慧管家系统+一个M-Smart互动社区+一个M-BOX管理中心”,格力表示将以能源和环境为中心着力发展智能家居。而互联网企业小米、奇虎360、京东同样也是积极跻身智慧家庭市场。
    就目前来看,尽管平台和标准纷繁复杂,但面对智慧家庭如此长的产业链条,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以一己之力支撑整个链条的开发,因此开放协同已成为所有企业的主导思想。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CTO张宇说:”英特尔现在做的都是开放性的,我们会把相应的代码和推荐的标准公开出来,与业界分享,大家也可以不断补充。”
    据海尔U+平台负责人王征介绍,目前有37个团队在试用U+开发套件,有43家厂商的55个型号的产品实行联动。他说:“U+平台在2015年将完成整体布局,向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当然,开放协同只是企业增强自身实力赢得市场的策略,而最终的标准之争则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的问题则是如何真正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并以公众可以接受的价格启动智慧家庭市场。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