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11-01
2014-11-01 第B01版:发展 大 | 中 | 小 

东部转型:陆海统筹,协调并进

作者: 黄征学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75
     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东部地区任重道远。图为北京中关村。资料图片
    发挥东部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海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和陆地可以创新支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黄征学

    东部继续领跑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将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发展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对加快全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国家竞争力。

    如果说区域和区域之间的竞争就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竞争的话,那么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在引领全国经济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都是行政区经济,经济要素的配置主要局限在行政区内部,限制了城市群内部城市功能的整合,影响了城市群整体功能,妨碍了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加快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高国家在全球的竞争力。

    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是我国人才最密集、科研院校最集中、科技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加快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发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一大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作用,打破限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好地结合,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依托的创新体系,将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能力。城乡矛盾和区域冲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东部地区是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地区,最有条件率先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加快东部地区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将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统筹区域发展能力。

    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加快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建立消耗小、排放少、污染轻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资源能源领域的改革,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形成“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格局,将能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在全国战略大局中不但重要而且必要,更是当务之急。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建议遵循如下思路: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所谓“全面推进”就是改变过去单兵突进的改革模式,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的转型。重点是把经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和物质前提,把政治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保障,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利社会环境和条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提升东部地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东部地区在全球的竞争力。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转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转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转起,降低经济社会转型的阻力,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

    开放合作,改革创新。

    所谓“开放合作”就是在整合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海关监管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区域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建立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向更高标准开放靠拢,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用开放促改革,用改革促发展。同时,依托珠江-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等重要交通通道,以完善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天津等城市为龙头,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深化流域和交通轴带沿线城市合作,形成统筹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所谓“改革创新”就是发挥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达的优势,及时总结推广苏州、嘉兴、温州等地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深化东部地区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资本充裕的优势,推广深圳前海、浙江温州、天津滨海新区、中国(上海)自贸区等地区金融改革的经验,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水平。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陆海统筹,协调并进。

    所谓“陆海统筹”包括: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为契机,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国家海洋经济试点省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利用陆海两种资源,实现陆海资源要素联动利用,促进陆海空间布局统筹优化。
    所谓“协调并进”就是改变“重陆域,轻海洋”的传统观念,发挥东部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高度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不断加大海洋经济发展力度,将海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和陆地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发展海洋装备、海洋生物、海洋医药等海洋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商务)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集航运金融、口岸通关、代理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航运服务体系,补足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发展短板,促进陆海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优先,社会和谐。

    所谓“生态优先”具体包括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三大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建立生态优先性经济,即以生态资本保值增值为基础的绿色经济,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内的绿色效益最大化。重点是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同时,以雾霾治理、大江大湖水污染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等为核心,强化东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
    所谓“社会和谐”,重点是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开展司法体制、社会治理结构等领域的改革,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力,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