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11-01
2014-11-01 第C02版:市场 大 | 中 | 小 

车内空气质量再引关注:强制性国标明年出炉

作者: 公欣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048
     2015年国家有望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甲醛和苯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可能会更严格。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公欣

    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目前已成政府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保护公众呼吸健康的新课题。近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车内空气质量与绿色之星产品技术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国家有望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甲醛和苯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可能会更严格。

 现有《指南》“有标准无执行”缺乏约束力

    据了解,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汽车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化学制剂以及车内装饰物所释放的有毒气体;二是车外不洁空气进入车内后未经过有效过滤导致的健康隐患。专家强调,车内空气有毒气体超标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
    资料显示,国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欧盟许多国家早已出台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认证标准。同时,美国环保局还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反规定,将负担巨额的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主要负责人甚至会被判刑。
    2012年,环保部等部门虽然也出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但该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并不具强制性,对车内空气质量起到的保障作用有限。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由于《指南》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而要想提高车内的空气质量,务必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这样必然增加成本。但企业即使增加成本,提高了车内的空气质量,也不会得到什么补贴政策;即使企业继续对恶劣的车内空气质量不管不问,也用不着担心被罚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鲜有企业会主动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而对消费者来说,由于《指南》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实施,无法作为维权索赔的依据。据了解,《指南》仅仅就是让车主在购车时,如果对空气的质量有异议,可以提出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车主可以不购买该车。但车主在购买之后却不能按该标准提出赔偿。例如,2012年9月,在《指南》开始实施6个月后,300名车主集体投诉某品牌汽车甲醛超标4倍事件,最后却没了音信。同样是在当年9月,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显示,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最后也不了了之。

强制性国标受关注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均认为,眼下消费者对乘用车内的空气质量要求只会不断提高,为适应政策与市场的需求,2012年生效的《指南》对保障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强制力,有必要进行修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一欣介绍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委的要求,我国将开展《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修订工作。
    据了解,起草小组将针对专门问题,通过调研、测试、试验、论证等方式,求得最佳解决方案,2014年完成调研和草稿及其说明的撰写工作,2015年10月完成送审稿及其说明的撰写,正式标准2015年有望出台。据悉,新标准可能对一些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更加严格,增加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限值种类,还会提供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然而,有环保专家直言,目前将《指南》变为强制性标准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没有哪部法律明确规定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如何处罚,也没有明确由哪些部门负责车内空气检测。此外,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到底什么时段检测,是每辆车都测还是抽测,还需要在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探讨。
    但是据盖世汽车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家出台车内空气强制标准对于车企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是不是有很大作用,有87%的人持肯定态度。

标准利好汽车产业升级:绿色生产链提上日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认为,我国制定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将有利于提高汽车工业相关零部件材料的产品质量,有利于规范汽车行业的发展。
    “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将大大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会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速度向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车内空气质量好不好,也是检验汽车质量的一个标志。专家介绍,特别是汽车产业面临着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车联网3个发展趋势下,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可以有效地实现人、车、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绿色发展。
    会上,在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的技术层面,各大车厂、车内饰件与零部件厂商、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等代表也踊跃发言,共同探讨车内空气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瓶颈的对策、设计源头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解决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对乘用车内饰件供应商的管理实现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等问题。
    而轻量化意味着金属材料应用的逐渐减少和非金属材料应用的比例上升。就此,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研发部副总裁沈峰博士认为,从主机厂角度来讲,这可能是一个趋势,聚合化合物会越来越多。他表示:“从沃尔沃来说,控制VOC不会因为非金属材料用的越来越多就因此而降低标准,我们的标准只会越来越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