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2-02
2016-12-02 第B06版:市场 大 | 中 | 小 

透视环境信息披露 促中国企业低碳转型

作者: 白雪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45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

    自2015年《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发布以及今年8月底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绿色金融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披露仍处于薄弱环节。
    近期,CDP全球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DP中心”)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了《CDP中国百强气候变化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主要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CDP中心基于富时全球指数,综合选择出我国100家市场价值最大的企业为样本,并向其发送问卷。这100家企业覆盖上海、深圳、香港3个上市地点、10个行业。其中只有21家企业回复问卷,并披露了气候变化数据。
    据悉,在CDP全球气候变化最高评级A名单中,中国移动成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的中国公司。该评级采取了一项严格的关于评分的独立评估策略,包括苹果公司、中国移动、可口可乐等193家公司名列在内。
    
中国调查企业回复率低有多重原因

    今年2月底至3月初,CDP向中国上市企业百强发出一份八十多道题目的问卷,涵盖气候变化相关的机构设置、减排目标和碳排放数据等诸多信息。9月30日截止问卷回收。
    该中心中国区项目主任张译戈介绍说,包括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1家公司回应了调查问卷,其中15家公开披露环境信息,其余6家选择只对投资者公开。
    张译戈表示:“中国企业的回复率太低了。如果调查问卷的回复率超过50%,将会扩大样本量。”
    “中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CDP中国‘自我选择’的结果,我们并不想批评未回应的企业,而是将先进典型企业展示出来,以激励更多企业参与环境信息披露。”张译戈说,对没有回应环境信息披露邀请的企业,CDP中国会将其环境信息披露进度进行标注并长期跟踪,这部分数据不予公开。
    造成过半企业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张译戈认为,没有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对接的部门,是一些企业没有回应CDP环境信息披露请求的重要原因,同时,比如一些企业自身目前在环境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够,希望等有一些成绩再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也有一些企业尚未对环境信息披露给予足够的关注等,这些都是造成多数企业未回应的原因。

信息披露缺乏仍存不足

    虽然2016年上市企业百强21%的回复率依然很低,但还是刷新了历年纪录,2011年的回复率仅为11%。
    在《报告》的发布会上,专家更是直言环境信息披露的难度。“没有数据支撑很难编制。”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赵永刚说。在编制基金指数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没有动力去披露环境信息,二是应该披露的信息还没有相应标准。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我国“十三五”规划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作为有效治理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激励绿色金融投资。
    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说:“环境信息披露是构建中国绿色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接下来也将是G20框架下金融稳定理事会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我相信上市企业与发债机构可以起到领导作用,在公众与市场监督下主动披露环境信息。”
    CDP中心主席保罗·迪金森认为:“随着投资者们将投资转向低碳的基础设施以降低风险,企业的行动正收到更显著的关注。在这次转型进程中抓住机遇,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对此,张译戈表示,CDP中心致力于协助公司理解环境风险,帮助气候披露适应企业目标,让投资者减少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协助监管者能够有效防御系统性风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张译戈提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遵循五大原则:气候披露指南应该在管理层层面有所准备;披露应该有益于披露方;现行的财务和非财务披露着眼于过去的业绩表现;考虑到气候风险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相关指南、建议和政策应当考虑将与气候相关的新类型包含在内;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影响企业的行为,从而合理将气候风险降到最低。
    
环境信息披露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报告》指出,在回复问卷的企业中,多数将气候变化整合进公司商业战略,并已经较为清晰地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张译戈介绍说,这些企业共识别出21种气候变化风险、18种气候变化机遇,而且企业识别的风险和机遇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如碳税、大气污染控制等。“这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新的发展机遇就隐藏在风险之中,如果能够正确应对,风险就是机遇。”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预计,首批纳入碳交易的企业数量在7000家~8000家。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尽快熟悉碳市场政策法规,熟练操作报送、登记和交易系统,提升自身减排能力,赢取市场先机。此次回复问卷的企业中,有7家企业被纳入试点地区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中,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从市场上购买了配额,以完成履约。
    《报告》认为,对于被纳入碳市场管控的企业,要根据市场行情对自身的碳排放进行合理管理,以减少履约成本;对未被纳入管控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将碳作为工具,识别并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如能耗),另一方面,可以把碳排放成本因素纳入内部管理制度和决策,将碳排放成本或碳价作为一种规划和避险工具,帮助决策者判断企业投资或未来营收潜力和风险。
    在张译戈看来,随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企业低碳经济转型路径也进一步得到明确。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