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14
2017-06-14 第B03版:全国节能周专题报道 大 | 中 | 小 

力推全民节能 加速动能转换

作者: 李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34
李平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直面速度变化、结构深化、动能转化三大局面。2010~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由10.5%单边下滑至6.7%,持续下降1/3,改革开放近40年来前所未有,且目前下行压力仍很严峻。加快推进发展动能转换,切实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当务之急。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能,破解能源困境一直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稀缺、环保、安全、经济等问题,节能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全民节能,将会大大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根本改观中国经济粗放发展的现状,明显缓解难以为继的生态压力,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能源供需革命和科技革命,从而有效和快速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可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节能是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现阶段,动能转换是客观要求和现实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要求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演化规律所决定。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传统工业产能过剩日益明显,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空间逐渐压缩,产业结构升级内在压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显示,依靠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无论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还是产业内部精细化,都要求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动能转换本质就是提升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投入的依赖,节约能源资源是动能转换的基本要求。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不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毋庸置疑,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发展动能转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GDP总量占全球的16%左右,能源消耗占全球23%。而且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60%,在能源安全面临挑战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节能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动能转换的重要目标。
    ——节能是动能转换重要驱动力。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动能来源主要是由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中国经济实现动能转换,就是要由劳动和资本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由酝酿期向现实应用转化,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迎来革命性变化。能源技术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主要推动因素,正如杰里夫·里夫金所说,“新型的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积极推进节能和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科学规划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路径,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动能转换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我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掌握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效率是创新驱动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指标。结构调整和优化既是动能转换的目的,也是动能转换主要经济表现之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客观规律性,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夫曼、钱纳里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化的总体趋势,但究竟何种具体产业结构是合理的或最优的?如何选择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仍是较难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城镇化还未完成、人口众多、区域差别大的发展中大国,上述问题的回答更具挑战性,同时,新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变革加剧了产业结构优化标准确定的难度。由于能源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中,加之行业之间能源利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密切关联,能源密集型行业比重上升时能源效率将下降,反之,高载能的行业比重下降时能源效率将提高。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能源效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重工业化阶段能源效率将明显上升;而工业化后期,能源效率将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推动产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知识技术密集化阶段转变。
    ——节能产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节能需求不断扩大,专业化的节能行业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节能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参与者。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据统计,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5万亿元,从业人数达3000多万,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2.1%左右。新型节能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中国节能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从事节能服务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16家,行业从业人员65.2万人,总值3567.42亿元,合同能源管理投资1073.55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3578.50万吨标准煤和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9590.38万吨。“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向纵深领域发展,节能减排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节能环保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直接作用更加突出。根据相关规划,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左右。
    ——综上所述,节能与动能转换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相互交织,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充分发挥节能和动能转换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坚决落实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能源增速明显下降,但需要清楚认识到节能形势依然严峻,能源环境问题远未解决,应充分利用能源增速放缓的契机,继续提升节能技术的同时,加快节能制度和法规体系的建设,着重突破节能领域关键瓶颈问题,促进节能的制度化发展。
    二是强化能源效率在“去产能”中的引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载体。“十三五”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关键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与此同时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有所加大,部分行业落后产能有反弹迹象。受制于我国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去产能”必须立足于节能环保角度,充分发挥节能环保的引导作用,以能源效率和环保指标为基础完善落后产能确定标准,以节能环保标准和法律法规作为“去产能”的重要政策工具,促进节能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结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是进一步加强节能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节能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推动力,要充分认识节能技术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未来能源革命的总体趋势,立足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节能技术创新发展,加强适应未来产业体系要求的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完善节能技术研发体系,切实提升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动力,加快培育发展绿色新动能。
    四是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样,大力号召和推动全民节能,使节能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实施高效节能产品倍增行动等十大行动计划,使全民节能转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