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24
2017-06-24 第B02版:头脑风暴 大 | 中 | 小 

金融科技监管不妨采用“监管沙盒”

作者: 张守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642
     早在2011年6月,英国政府即正式发布《金融监管新方法:改革蓝图》白皮书,对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其中,沙盒项目作为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监管模式创新,引起多国金融监管机构纷纷效仿。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仍然是以分业监管为主的体系,同时以机构监管作为支撑,“谁的孩子谁抱走”,在金融创新的监管上缺乏较为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混业经营趋势与边界明晰的分业监管体系的制度性错配。日前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国际经验表明,金融科技监管可以采用“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机制来促进金融创新并将金融风险限制在特定范畴之内。所谓“监管沙盒”,主要是指监管部门设立金融创新中心并创设旨在为金融机构创新提供安全空间的监管机制,是一种促进金融创新同时又将风险控制在特定空间之内的监管创新机制。
    
金融科技给监管体系带来“三大挑战”

    金融科技将给监管体系带来重大挑战。《报告》认为,与传统金融不同,甚至与互联网金融亦有所不同,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与产品的供给、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内部风险管理、产品服务定价以及金融服务时空约束等都可能产生实质性改变。
    首先,金融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及其监管的理念尚需进一步理清。从过去3~4年的监管实践上看,在一个被动式的监管框架下,监管当局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金融科技的本质、监管科技的内涵等仍然有较大的深入研究和深化认识的空间。金融科技的形态将如何表现、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是如何演进的、风险的环节在哪里、传染的渠道有哪些,对于主动型监管体系和监管者而言,仍然是有待研究的基础任务。
    其次,金融科技的多变性与专业性使得金融监管难度急剧加大。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科技,将可能深入影响金融服务范式、风险定价机制和风险管控模式,使得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金融监管是消减金融风险、弥补市场失灵、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基础保障,但是,面对重大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可能难以匹配相关的高度虚拟化、网络化、分布式的金融科技体系,信息技术、认识水平、监管能力以及技术资源等都对主动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金融科技混业趋势与分业监管模式的制度性错配。金融科技依托新的技术特别是分布式技术使得未来金融科技平台十分扁平,同时天生具有跨界和混业经营的特征,综合化运作的趋势极为明显。金融科技可能跨越时空限制在不同领域、不同市场开展多元化的金融业务,混业特征更加明显,同时也使得风险的内在关联性以及跨界关联性大大提升,金融风险空间传染并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提升。

监管沙盒需不断升级

    专家介绍,国际上,关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金融议题,一些经济体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金融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平衡、监管科技与以科技进行有效监管的平衡等值得我国借鉴。
    监管沙盒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制保障。《报告》认为,第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创新的挑战在特定领域已经迫在眉睫,但通过大规模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甚至变更监管组织架构来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短期看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对金融创新采取一种试点举措来促进监管实践是一种理念创新。第二,监管沙盒机制包容了鼓励金融创新的机制,同时又将相关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较好地实现金融创新促进和金融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第三,监管沙盒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内更好地防止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防止金融创新给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报告》指出,监管沙盒并非金融科技监管的全能框架,还需要跟随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动态升级监管体系。未来,金融市场场景、环境和监管的信息化模拟体系需要更大、更复杂和更具针对性的系统,将使特定领域或层面的监管沙盒衍化为更具有宏观层面的“金融风洞”试验,构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和更加有效的风险甄别、合规检测、审慎评价以及政策应对的监管体系。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