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08
2017-07-08 第B03版:前沿报告 大 | 中 | 小 

“贸易畅通”成果累累 经济全球化疑虑少了

作者: 张哲人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765
张哲人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释放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和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和深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大力发展与沿线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积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自由贸易区,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经济合作“蛋糕”持续做大。

贸易畅通五个“更”

    梳理贸易畅通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集中体现为五个“更”:
    一是沿线国家间贸易投资联系更为紧密。2014~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947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25.7%;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总额122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15.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二是“一带一路”自贸区网络更趋完善。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中国-格鲁吉亚自贸谈判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区等协定谈判取得重要突破。同时,我国大力推进中国-海合会、中国-以色列、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推动中国-尼泊尔、中国-孟加拉国自贸区和中国-摩尔多瓦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我国倡导的更具包容性的自由贸易主张正以自贸区网络为载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开花结果,这也将为形成新的贸易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更获提升。我国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覆盖面,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为沿线国家间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环境。我国大力推进海关大通关体系和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建设,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在口岸开辟了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在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与沿线国家签署了78项合作文件。我国已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大部分沿线国家建立了经贸和投资合作促进机制。目前,我国已分三批设立了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在跨境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已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的重要载体。
    四是贸易投资合作平台更加多元。合作平台是实现贸易畅通的重要抓手,也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有力支点。近年来,我国创新体制机制,大力调动各地积极性、创造性,加大对外协商谈判措施力度,初步形成边境、跨境、境外、境内各类平台多元、互动发展之势。目前,我国在沿边省区设立了7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2个双边边境经济合作区。我国企业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建设的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境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等展会的平台作用持续提升,促进了沿线国家企业互动交流,共享“一带一路”商机。我国不少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本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经贸合作园区,打造服务经济走廊建设的现代国际经贸平台。
    五是合作机制深化更添动力。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了广泛务实的贸易投资合作机制,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在双边领域,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与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27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国际产能合作文件,与俄罗斯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成立了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在多边领域,我国推动发表了《“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合作重庆联合声明》、《“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合作联合声明》、《第五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联合声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开展了规划、政策、信息、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有力促进了开放包容、多方共赢合作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根本原因在于契合了沿线国家的诉求

    应当看到,贸易畅通成果来之不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期、复苏动力不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明显,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剧烈。面对困难,有的国家把现在全球和自身面临的问题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有些过去高举自由化旗帜的国家选择了逆全球化的做法,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到了一个历史十字路口。
    经济全球化并非世界经济面临困难的“病因”,增强复苏动力、完善治理体系、实现平衡发展都需要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作为保障,“一带一路”正是基于此提出的。应当看到,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发展诉求。我国也曾对经济全球化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过忐忑,但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解决贫穷落后问题、不断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一条重要“中国经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国情、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差异巨大,但共同的特点是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滞后,发展诉求强烈。
    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不分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不附加政治条件,不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而是追求互利共赢和优势互补,追求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国以资金、技术、企业、项目、人才等为载体,与沿线国家分享了“中国经验”,缓解了沿线国家的发展瓶颈,做大了合作“蛋糕”。可以说,“中国经验”与沿线国家发展诉求的结合造就了贸易畅通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承袭了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涵,同时又有新的内容,从经贸投资领域讲就是形成更加包容共享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平等包容的外在特征和契合实际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亚欧大陆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地区。同时,《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指出,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伙伴,中国欢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第三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未来“一带一路”“朋友圈”将不断扩大,为深化贸易畅通合作提供了重要新契机。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