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17
2017-11-17 第A01版:头版 大 | 中 | 小 

宏观院专家:促进中美经贸朝着互利双赢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 杨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81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杨虹报道 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贸成果丰硕,充分体现了两国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特征。但与此同时,近期国际上特别是美国有关方面,也发出了一些不客观、不理性、不正确的声音: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继续适用“替代国”做法;将当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及其带来的本国钢铁工人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对钢铁行业的支持;提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试图将美国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表示,中美两国每年新增的货物、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额超过7500亿美元,破解其中问题,关键是要理性对话、增进互信,共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朝着动态平衡、互利双赢的方向健康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刘翔峰表示,美国商务部2017年10月30日的报告否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继续适用“替代国”做法。关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争论又起,这实际上是美国严重违反对WTO相关承诺,不尊重事实,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布局,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同舟共济,充分利用现有的WTO等多边机制来协调和解决争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并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任继球、黄汉权、盛朝迅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实体经济都受到较大冲击。钢铁行业投资规模大,且以沉淀投资为主,产能退出难,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作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应对。但最近一段时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当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及其带来的本国钢铁工人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对钢铁行业的支持。这一论调毫无科学依据,必须予以澄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阶段发生转变,中国钢铁需求开始回落。受这些因素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近几年,中国已展开钢铁去产能行动,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盛雯雯、李世刚认为,部分美国政界和媒体提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试图将美国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低估。“汇率操纵论”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逻辑,更有悖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这种汇率争端回避了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深层次问题,无助于真正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也不利于中美经贸长期健康发展。(详见A2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