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18
2017-11-18 第B04版:环球智库 大 | 中 | 小 

民贸会:精准扶贫“一乡一品”或可借力“一带一路”

作者: 张洽棠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429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精准扶贫有新的提法,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呢?近日,“2017第二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京举行,本届“民洽会”以“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助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为主题。
    在会议期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以下简称“民贸会”)书记、常务副会长蓝军,蓝军表示,对于精准扶贫,一方面要打造好民族地区的品牌,做好差异化特色,例如“一乡一品”,同时,民族地区发展可以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机遇。

精准扶贫:一乡一品 因地制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包括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之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无能力”的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应对的方法和手段,还有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我国东部和西部自然禀赋不同、贫富差异不小,尤其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还存在着深度贫困的现象。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实际出发,要求采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坚”的新方法,力争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手段取得新突破。
    对于“扶贫先扶智,扶困应有的放矢”,蓝军深有感触,我们在实践中总结认为,应该在改变思想观念和打造品牌平台上入手,着重解决“蹲在墙根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落后观念,并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全面切入,才能真正形成对民族地区的有效帮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这部分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据蓝军介绍,这些年来民贸会牵头发起实施的“同心圆梦·美丽中国行综援计划”,实实在在地为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等办实事。比如近期,民贸会带领会员企业走进陕西榆林,帮助榆林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走进河南,帮助河南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活动;组织“同心圆梦公益艺术团”分别走进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四省举办大型公益演出。“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特别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蓝军表示。
    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较差、发展空间有限,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经多年扶持,但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扶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在蓝军看来,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很多涉及产业布局和企业的投资覆盖这些地方比较困难。他坦言,即便如此,民贸会很愿意把企业带到这些地区去。民贸会组织实施了“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和圆梦广场扶贫工程”项目,可以较好地解决多样性需求的问题,可以有效和差别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例如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后,在居住地的旁边建立类似于能够把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产品等集中起来的手工业产业园。
    2016年民贸会牵头启动并实施了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这对于帮助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形成品牌、延长增值链、开拓海外市场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蓝军表示,经调研发现民族地区不乏好的产品,但是没有品牌,无法实行优质产品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所以,到台湾考察后,在借鉴日本、台湾、泰国“一乡一品”产业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方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和批准下,于2016年牵头启动并实施了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这个计划已在贵州黔西南州、西藏昌都市、新疆吐鲁番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辽宁鞍山市和山东栖霞市等10市县推广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140多个产品得到有效辅导和提升。
    同时,由民贸会牵头打造的首个“一乡一品”产业文化创意园区在北京落地,未来将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优质品牌的打造,形成通畅的品牌产品销售渠道。由民贸会牵头联合相关企业投资建设的全面展示五十六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习俗及吃、穿、住、行的民族风情特色小镇也在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启动建设。
    除了以外,蓝军还介绍了与民贸会密切合作的众美集团的“定制模式”,众美集团自建立之初即以“定制模式”为核心理念展开实践探索,近年来在解决团体客户居住刚需方面获得了诸多创新性成就,为新形势下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创新模式,业务涵盖空间定制及服务定制,未来以创新模式为驱动,助力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民族地区创造就业机会、打造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小镇、改善区域环境尽企业的绵薄之力。

一带一路:民族地区 借势腾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蓝军表示,“一带一路”是全球战略,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举措。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3,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都穿越了诸多民族地区,所以,民族地区的发展须紧跟“一带一路”的步伐。民贸会在对民族地区开展综合援助的过程中,蓝军一直在思考怎样更好地促成民族地区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蓝军意识到,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全球战略中,政府主要负责搭台,唱戏的主要是企业。我国大量的企业要走出去,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要走进来,在这个过程中,谁来给他们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务?将成为未来“一带一路”进程中最大的课题。他认为,民贸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大有可为,也可大有作为。为此,他带领民贸会谋划着如何通过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组建一个民间合作组织,通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平台作用来保障企业的发展。
    多年来,蓝军十分重视对民族地区企业调研。蓝军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还是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真正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还不多,更多的是有民族特色的中小微企业。那么,中小微企业如何走出去?蓝军提出,民贸会要帮助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企业能不能走出去,要帮助他们做好研判。如果能够走出去,要帮助企业分析所要去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的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甚至包括安全等各个方面。内容比较繁杂,政府不一定能够考虑那么多,将来很有可能由社会组织来担任这个角色。围绕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民贸会要提供更好的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的落地服务。
    蓝军表示,为配合民族地区的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能够有效地走出去,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今年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民贸会正在研究在上海设立全国民族地区服务外包基地,解决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及产业通道等短板问题。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最为短缺的就是人才,怎样解决?蓝军认为,一个路径就是采取人才外包的方式,有效解决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可通过民贸会在上海设立的这个服务外包基地,采取人才外派的形式来解决。可借鉴中央援疆援藏干部的模式,从内地委派相关科技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赴民族地区定期工作批次轮换的模式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方面人才欠缺,可从发达地区委派企业高管,把发达地区的思想、理念、人脉及资源带过去。按照这个模式,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实现民族地区所需人才服务外包,以市场化的机制保证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缺口。
    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的资金问题,蓝军提出应解决资金流动问题。如果在上海把民族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建立起来后,可以针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设立相关的产业基金。资金摆在民族地区,没有需求的时候,可以流动到其他需要资金的地方去。一旦民族地区在项目和产业推动的过程当中需要资金,随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解决资金的需求。
    关于技术,蓝军认为也可以在服务外包基地平台上形成技术和项目化的机制给予支持。同时服务外包基地还可以承担起一个民族地区本身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及其所有企业管理者相关的培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设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分门别类地培养更多的民族地区的技术人才。“作为社会组织要更多地主动地替党委和政府去思考”,蓝军说。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