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09
2017-12-09 第B02版:头脑风暴 大 | 中 | 小 

强化七大要素支撑 培育赣州经济发展新动能

作者: 黄明哲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391
     资料图片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近年来,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征程上,赣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出了主攻“五大领域”、强化“七大要素”的“组合拳”,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阔步走出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谱写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篇章。
    其中,主攻五大领域,主要包括:通过主攻新制造经济,引领新动能;通过主攻新服务经济,激发新动能;通过主攻绿色经济,催生新动能;通过主攻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增添新动能;通过主攻带状和块状经济,聚合新动能。而强化七大要素,也很有特点和借鉴意义,本期特别刊登赣州市在这方面思考和做法,供读者参考。

黄明哲

    要素是市场经济的“筋”和“骨”,是产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的重要支撑。赣州努力打破要素优化配置瓶颈,积极弥补各种要素短板,为新旧动能转换助一臂之力。
    赣州市强化要素支撑,通过集聚人才、科技、财税金融、数据、土地、平台、市场七大要素,打造要素“洼地”,释放要素红利,新动能培育的后劲更足、环境更优。
    强化人才支撑。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今年出台《关于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编制17个政策包,给予无偿资助、税收返奖、住房优惠、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出台《关于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筹集建设10万套人才住房。
    强化科技支撑。明确围绕赣州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建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新增10个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20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新增2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率。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今年上半年,争取获得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立项项目5项,资金1190万元,积极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建设。
    强化财税金融支撑。加强财税扶持。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预计2017年全市减税降费31.74亿元。创新资金支持方式。设立政府投资产业基金51支,总规模超1400亿元,其中已落地近230亿元;市财政出资25亿元设立工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扶贫产业引导基金、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用好贫困县IPO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提高上市挂牌企业补助标准,市、县财政由原来的各奖励250万元提高至各奖励500万元。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实施“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5个信贷通。今年以来,已发放贷款150多亿元,力争全年发放220亿元以上,惠及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贫困户。拓宽融资渠道。市县两级设立还贷周转金,由受益财政按照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赣州市周转金规模14.3亿元,累计帮扶企业近3000家、发放金额140多亿元。
    强化数据支撑。加快培育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在蓉江新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争取打造成承接泛珠三角、海西、长三角三大经济区大数据业务外包和转移基地。加强与大数据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江西电信、华为软件将在赣州合作建设天翼·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软通动力将在赣州建设软通动力智慧业务江西总部。
    强化土地支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用足用好建设用地规模56.5万亩,为“两城两谷一带”等重大工程提供了用地保障。坚持应保尽保,服务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新增建设用地7316亩,有力保障了昌赣客专、赣深客专等一批重大产业和重点交通、能源项目的及时落地。创新土地供应方式,试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土地供应方式,能为企业降低约98%的用地初始成本,缓解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压力。去年底顺利成交江西省首宗工业用地,目前已实施、正在实施该方式的工业用地552.78亩,已为企业降低用地初始成本2054.55万元。
    强化平台支撑。不断构建重大平台和载体,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两城两谷一带”,建设赣州高新区和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全市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9个,所有指标均排全省第一。建设众创平台。成立首个市本级平台——赣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推动赣州国际企业中心孵化器、赣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强化市场支撑。经济下行压力越是加大,越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从2013年的597项精简至78项(许可项目全省设区市最少),平均办结时限缩短至4.4个工作日。设立企业投诉举报受理中心,从严处理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试行项目审批核准“容缺受理”等机制,开通“先受理、先评估、先拟文、缺件补齐后即刻出文”的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全市共发出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4.9万户、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9.64万户;实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解决市场主体“进门容易出门难”的问题,平均缩短注销时限一个多月,全市共办理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2.53万户。优化窗口服务。开展企业网上注册服务,实行2个工作日限时办结制度;开通了工商业务办理网上预约平台,取消窗口“否决权”。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式”审批改革,各部门窗口不再对外受理业务,统一由综合受理窗口受理,减少了群众办事时间。
    (作者为江西省赣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