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1-04
2018-01-04 第07版:城·事 大 | 中 | 小 

条码支付被规范 扫码吃煎饼不会被打压

作者: 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7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

    如今,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出门消费没有零钱了。在地铁口、公交站买煎饼果子和烤红薯都可以扫码支付了——小贩摊主们称之为与时俱进。随着金融支付方式的创新,人们在感慨消费便捷性的同时,也感叹各种支付码让人眼花缭乱,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为了降低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同时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应用,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的最后几天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所谓的条码,包括条形码和二维码。据了解,条码又分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简言之,商家柜台上的条码即为静态条码,长期有效,但存在被不法分子偷换收款码的风险。而动态码一般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动态变化,相对不易被替换和盗用。
    那么当消费者在扫码支付时,是否会因条码而泄露个人信息呢?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条码生成信息安全问题,根据规定,条码信息仅限包含当次支付相关信息,不应包含任何与客户及其账户相关的支付敏感信息。特约商户暂时的条码,仅限包含与当次支付有关的特约商户、商品(服务)或商品(服务)订单等信息,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不得包含未经加密处理的客户本人账户信息。因此,在扫码支付时,个人隐私不会泄露。
    不过,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一定不足。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发行条码的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在确保风险可控和尽量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设置相匹配的日累计交易限额。据了解,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B、C级(A级风险防范等级最高);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如此一来,人们以后还能愉快地在煎饼果子摊前扫码支付吗?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生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对用户而言,《规范》的发布进一步保障了用户在使用条码支付时的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对支付平台而言,平台想要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就必须事先取得相应的业务许可,并需按照相应管理办法规范开展业务。
    针对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的现象,李旻认为,从风险防范角度来说,等级越高对消费者用户来说越安全,但市场是多元化的,应当允许各类经营主体的多种业态形式存在。对于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其本身针对的就是小额消费主体,所以这类风险等级标准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并不会影响像煎饼果子摊位、奶茶店这类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
    李旻认为,《规范》发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点:首先是影响经营者证照资质。其次,包括清算管理要求的重申等在内,风险防范能力等级的认定均旨在保护消费者的交易信息及安全,使市场运作更为规范化。对于用户来说,消费的限额与商家支付形式相挂钩,能尽可能地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此同时,对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降低受害者的损失。
    另外,对于消费者在扫码支付时时常碰到的支付宝和微信的补贴、红包活动,李旻认为不一定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红包与补贴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认定。
    对于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规范》,微信与支付宝先后作出回应——认同央行规范,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并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