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1-16
2018-01-16 第07版:产经·创新 大 | 中 | 小 

ASIC或将成车企新选择 国内AI芯片企业有机会

作者: 高斯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631
高斯

    自动驾驶市场空间广阔,集环境感知、决策推断、执行于一体,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芯片是其核心。以GPU(图形处理器)和CPU为两大阵营的芯片发展已较成熟。现阶段,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AI芯片正蓬勃发展,车企对自动驾驶芯片的选择也出现了新方向。
    目前,自动驾驶最为火热的芯片架构为GPU。其技术成熟,具有优秀的大规模并行运算能力,但功耗巨大是其最明显的劣势,即便是GPU龙头英伟达,其最新产品Pegasus在性能提高十多倍的情况下,功耗却达到了500W,比上一代芯片Xavier增长了16倍。
    运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架构主要有4种:CPU、GPU、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集邦咨询汽车科技研究中心认为它们各具特点,例如,CPU的数据处理能力弱;GPU的功耗大,散热高;FPGA比GPU的功耗低,但相对于ASIC,一次性成本较高;ASIC的体积小、功耗低、计算性能及效率高,但开发周期长,初期成本高。
    作为芯片厂商的两大全球巨头,以GPU为主导的英伟达和以GPU+FPGA集成于CPU的英特尔并不是车企唯一的选择。2017年底,蔚来汽车在发布的第一款自动驾驶量产车型ES8上,选择了Mobileye EyeQ4芯片,其最高运算速率为2.5万亿次/秒,功耗为3W,该芯片属于ASIC芯片。奥迪A8、沃尔沃XC90、特斯拉Model S等自动驾驶车型上搭载了Mobileye EyeQ3芯片,最高运算速率为0.256万亿次/秒,功耗为2.5W,可满足自动驾驶L2~L3级所需的计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Model X以及Model3上选择了英伟达的定制计算平台Drive PX2,虽然最高运算速率达到8万亿次/秒,但功耗却高达250W,特斯拉表示会自己研发AI专用运算芯片,以降低功耗和提升效率。
    因此,尽管现阶段采用GPU架构、GPU+FPGA异构化、ASIC架构的车企并行存在,但综合来看,车企更倾向于选择ASIC专用型芯片,以自身更好的软件算法同时满足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
    专属AI芯片的研发只有少数科技巨头如谷歌、英特尔参与其中。近日,国内初创企业地平线机器人发布了针对智能驾驶的AI专用芯片“征程1.0”,其最高运算速率为1万亿次/秒,功耗仅为1.5W。它与Mobileye EyeQ3所采用的都是40纳米的制程,参数对比显示,“征程1.0”在功耗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的性能,研发时间也相对较短,这得益于地平线的专属BPU(分支处理单元)架构,同时,地平线是面向中国智能驾驶场景所研发的专用芯片,相比Mobileye,其芯片方案要更适合于中国场景,这是国内企业在AI芯片领域的突破,也是具有创新性的中国方案。此外,国内寒武纪、西井科技等也在AI专用芯片领域有所布局。
    通用芯片GPU、CPU、FPGA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会造成功能浪费,面积和功耗的冗余。ASIC专用芯片可以根据特定的算法实现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的定制化,随着各类应用场景在自动驾驶不同领域的渗透,即时性应用场景在深度学习上所需要的推理能力越来越强,在云端进行软件升级并进行计算已无法满足特定场景的即时性要求,因此,各类应用场景将推动AI专用芯片的研发。
    综上所述,集邦咨询汽车科技研究中心认为,各芯片架构并存的现象还将会延续一段时间,在自动驾驶车进入量产阶段后,GPU、CPU将会更广泛应用于一些较为通用的场景,大规模AI芯片的需求量将使ASIC前期的成本显著降低,车企选择ASIC或将成为趋势。因此,国内AI初创企业应紧跟自动驾驶对于AI芯片的需求,针对中国智能驾驶应用场景,采用软硬件一体的结合方案,使算法在硬件上得到最优化,从而在与整车厂的合作中,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定制芯片,扩大自身优势,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作者为VehicleTrend车势分析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