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3-01
2018-03-01 第07版:城·事 大 | 中 | 小 

基本公共服务省际差距待缩小

作者: 顾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38
顾严

    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根据这两个目标要求,笔者将2020年和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目标值分别设定为60%和100%,以此测算出了我们目前的情况和未来趋势。
    省际间差异的缩小,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从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编纂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指标2016》看,目前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已经比较均等。2015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最高的省份达到了100%,最低的省份也有98.9%,省际间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占平均值的比重)只有0.3%;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最高为100%,最低为87.3%,变异系数2.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最高100%,最低94.2%,变异系数仅1.4%。
    第二,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益差距较大。九年义务教育每千学生拥有教师数,最高省份为93.5人,最低的省份只有53.5人,前者是后者的近2倍,该指标省际间变异系数为16.3%,远远超过小学净入学率这一衡量覆盖水平的指标;又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实际财政补助金额,最高的超过1000元,最低的不到240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多,省际间变异系数在40%以上,也明显高于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这样的覆盖率指标。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不同领域间的均等化程度不一。在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的大类中,基本公共文化体育的省际间差距最大,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覆盖率、每千人口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人数等重要指标的变异系数都达到或超过了50%;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这三个领域,省际间的差距依次减小;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这两个领域的省际间差距比较小,主要指标的省际间变异系数都在20%以内。
    笔者在排除“非基本”和不可能实现均等化的指标(如在校生数、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等)后,抽取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类的指标,作为“绝对均等”导向的指标(如小学入学率、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等),余下的为“相对均等”导向的指标,即在一段时期、一定范围内应促进均等化的指标。
    随后,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内部,给绝对均等导向的指标和相对均等导向的指标赋予相等的权重;在领域间,采取相等权重的策略,从而汇总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
    根据该结果,2010~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的省际间变异系数,从14.3%缩小到11.2%,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出稳步均等化的发展态势。以50除以变异系数构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该指数从2010年的35%提高到2015年的45%,年均变化率为5%,尽管在稳步提高,但明显滞后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
    分领域看,此间基本公共教育一直保持着最高的均等化水平,基本医疗卫生则对总体的均等化进程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按照“十二五”的趋势外推,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将达到54%;到2035年,将进一步达到84%。考虑到目前大部分领域的省际间差距还比较大,未来应该加快缩小差距。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