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7-26
2019-07-26 第05版:营商环境 大 | 中 | 小 

西安:“抢人”“抢企业” 西部成创业热土

作者: 季晓莉、苟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97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季晓莉、苟俊

    西安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陕西省省会、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安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城市,是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城市之一。2018年,西安GDP达8349.86亿元,增长8.2%;进出口总值3303.87亿元,增长29.6%,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同年西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市场主体存量增速和增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榜首,市场主体活跃度排名第一,每千人市场主体数已经超过国内一线城市。
    根据普华永道中国、财新智库等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西安位居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第六位,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如今西安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创新创业的热点城市,华为、阿里、京东、腾讯、吉利、亚马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项目均落户西安。
    西安制定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提出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发展环境、品牌环境、竞争环境四方面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提升全市营商环境。
    
提升市场开放度:企业家精神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2017年起,西安全面进入“提升营商环境”加速时期;2018年,西安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并首次跻身全国十强;2019年西安通过出台“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21+5+1’系列文件”,实施“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目前,西安市“最多跑一次”事项数为8639项,占总数九成,全市已实现369个高频便民便企事项网上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平均精简材料近六成,压缩时限近一半。
    7月5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3部门出台《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压缩企业登记时间,全面推行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建立健全“零见面”企业登记工作机制,推行“同城通办”“政银一网通”,实现网上办理刻章业务、涉税事项、社保登记服务。
    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西安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西引力”也不断增强。西安“国际朋友圈”日益扩大,截至今年4月底,西安已与28个国家的33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如今,新丝绸之路正在形成,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线路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向东通过海铁联运,实现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无缝对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28座城市,“海陆空网”立体丝路开放通道构建完成。
    西安通过打造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三大年度品牌活动,激发了企业家在西安创新创业的热情。2017年,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在西安举办,出席大会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西安的城市面貌和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让人感到非常兴奋;西安市政府各级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打造营商环境,他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商人感到无比欣慰。
    如今的西安,因为重视营商环境,重视企业家,已经成为全球资本聚焦的热点城市。2018年年底,时隔38年后,西安GDP重回全国20强。许多曾经求学于西安的投资人、商界精英,纷纷明确西部投资战略,并回到西安洽谈投资事宜,“校友经济”为西安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目前,西安正积极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通过搭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全程网办”,打造西安智慧政务“数小二”品牌,让企业、群众办事如同网购一样便捷。西安的官员在名片上印上“金牌店小二”的标识,这是西安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的众多举措之一。从“官老爷”到“店小二”,破除官本位思想,成为企业的服务人员的认知开始在西安官员身上普及。
    有专家评论,西商精神和陕商、秦商精神一脉相承,要用这种包容、创造、开放的精神实现本土企业家的转型。西安要建成搭建亚欧合作交流平台的国际化大都市,抓住“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抢人大战”占领先机:打造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西安高校林立,拥有7所985、211工程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百万。西安通过举办“百万校友回归”招商活动引进大批项目,计划总投资数万亿元。在《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西安与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12座中国城市一起登上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
    近年来西安“抢人”力度之大让人惊叹。2017年3月1日,西安出台了史上最低门槛的户籍新政,率先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推出“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条件最少”的落户政策,即“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西安7次升级调整户籍政策,力度之大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绝无仅有。
    从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西安落户总人口达到105万。2018年西安市新增“新西安人”共计7951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以上1253人、硕士研究生26762人、本科237543人、大专151121人,人才引进32126人。2018年西安引进培养各类人才38.6万人,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人口的63.5%。
    在第二届西商大会上,西安提出欢迎更多企业在西安设立总部和区域总部,在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方面做出了细致部署。2018年,《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了包括总部企业落户奖、贡献奖、效益奖、出口奖、上市奖等九大类总部企业奖励政策,对新落户西安的金融业总部企业最高一次性奖励6000万元。今年西安对企业总部落户西安的央企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就在第二届西商大会结束不久,刚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优信集团,就将企业总部从北京迁至西安国际港务区。京东在西安设立了全球物流总部、阿里巴巴在西安设立了丝路总部、华为在西安设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海康威视在西安设立研发基地、汇丰在西安设立环球科技西安中心……
    得益于西安有众多工科院校及水电气人力低成本等因素,在2018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上,龙芯、士兰微、中微半导体等10大项目签约落户西安,现在西安已经形成从原材料和设备研发生产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今年1月,独角兽企业驴妈妈旅游网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3月份滴滴出行决定在西安航天基地建设“滴滴丝路总部”。
    目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快速发展,使得资金、人才等资源进一步向西安集聚。随着西安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高教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到2020年,西安经济总量将跻身万亿元“俱乐部”行列。
    
各区热点频现:共同提升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西安高新区立足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优势,率先突破“一网通办”,全面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今年3月,西安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网上办事大厅2.0版上线试运行,实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全程电子图册流转、电子证照自动生成、并联审批等。
    西安高新区率先探索实施“政务下沉”,构建最短距离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立创业咖啡街区服务站、软件新城服务厅等五大基层服务站点,业务涵盖工商、税务、人才、社保等审批事项,提供辅导帮办、免费邮递、自助设备等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家门口办事”的需求。
    西安曲江新区以电竞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曲江新区扶持电竞产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厂商+IP+赛事”的模式使西安迅速成为中国电竞产业的排头兵。由曲江文化集团与万科联手打造的曲江创意谷文创产业园建设时大量手续证照涉及很多部门,曲江新区政务中心派出的“金钥匙”团队现场驻扎办公,保障了创意谷合法经营、顺利开张。曲江新区的大西产业园目前吸引了“今日头条创作空间”、“9号宇宙”等40多家优秀创业公司和团队入驻。很多自媒体一开始对经营和财务、法务没有概念,在政务中心的帮忙下现场办理了营业执照,一周之内落户曲江新区。曲江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房租补贴和扶持政策,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减免房租、拎包入驻。
    西安浐灞生态区承载了建设西安市对外开放大通道的重要任务,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处于追赶超越的黄金机遇期,近6年吸引了众多国际项目。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活跃,已形成了多领域产业体系,并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签证、金融结算、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国际贸易服务的综合功能。浐灞生态区拥有全国第九个使领馆区,近年来不断努力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例如,离境退税业务给境外游客带来了更为实惠便利的购物体验,有助于企业拉动对外经贸往来、持续吸引境外游客、促进对外消费。
    从西部首个城市创业综合体“西安创业大街”炫酷开街,到“24小时创业不打烊”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西安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建成企业加速器、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55家,入驻各类企业2000余家,创业团队610个,从业人员10000余人,各类服务机构200余家。西安经济开发区围绕先进制造业开展“双创”,充分发挥研究院、国企、民企等社会资本的灵活性和资源多样性,实现了运营主体多元化;依托西北有色院、中国电子、华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双创”企业“蒲公英式”裂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公布448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为创新创业者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