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1-14
2020-01-14 第05版:创业·创新 大 | 中 | 小 

把脉澳门创新,筑稳大湾区科技走廊支撑点

作者: 王晓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104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王晓涛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澳门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那么澳门应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又如何成为科技走廊的重要一环呢?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创新50人论坛”上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
    2019年12月31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创新50人论坛”在京举行,主题就是“澳门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服务大湾区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澳门寻求经济适度多元化

    在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看来,近年来,澳门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体系初步形成,研究型高校水平显著提升,各色学科形成优势,国家实验室成果初步显现,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科技高端人才实力明显增强。不过,他在致辞中直言,“澳门现在也面临知识成果转化方面的一系列挑战”。
    对于澳门所面临的挑战,来自广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姚新生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澳门的人力资源、教育水平及土地、空间等资源有限,作为一个高度外向的微型经济体,极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产业过于单一则加大了这种内在的风险。”他认为,随着澳门人均产值的不断提高,澳门特区政府必须同步考虑如何提升澳门各方面的竞争力。
    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与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表示,《纲要》对澳门的发展定位、使命、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安排和指示,对澳门参与国家战略一事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国际科技创新是《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纲要》安排,在广州、香港、深圳、澳门要建设一条科技创新走廊,而澳门则是科技创新走廊中的重要支撑点。同时,澳门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希望按《纲要》的要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在大局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突破。”他说。
    据澳门创新创业中心副总裁魏立新介绍,2017年,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正式运营,365天24小时营业,目前在孵项目126个,超过一半为科技类项目。青创中心成立了泛珠三角区域创孵联盟,促进孵化能力提高,打造双创升级版,支持青年人主动探索适合澳门发展的产业。
    徐延豪认为,澳门通过融入全国的创新和产业环境,以及对接大湾区内地城市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化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夯实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基础,推进澳门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医药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澳门回归后,为改变澳门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澳门特区政府一直努力谋求适度多元化的发展,尤其注重推动科技发展,比如澳门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中医药和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国际领先。姚新生认为,发展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适宜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国务院参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李玉光强调,“对中医药而言,需要法律保护的是配方和处方,而对中医药产业而言,需要法律保护的是制药方法和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法律对中医药产业的保护存在短板。”他解释说:“比如,《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不保护作品反映的具体内容,而中医药需要保护的就是其内容。又如《专利法》提出‘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但中医药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此,他建议将中医药配方、处方和制药方法、关键技术转换成受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建立传统中医药知识数据库,加快中医药知识的文献化和书面化。他特别提醒,企业应当注意新药注册时间和专利保护申请的最佳时间节点,一方面,如果过早地申请专利,但是新药还没有批下来,则会带来技术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新药批下来了,专利申请提交太晚,保护期又会缩短,对专利保护不利。
    值得一提的是,李玉光分析认为,澳门特区基于《基本法》实行与内地不同的工业产权法律,无知识产权实审部门,只接受内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延伸。这意味着澳门可以适当避开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并且申请专利会更快获得批复,因此要利用好澳门专利制度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直言,澳门存在着医学人才缺失的短板,因此如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普及推广和应用,实现智慧医疗,弥补人才缺失的短板显得尤为重要。他举例说,传统中医把人的眼白分成14个区域,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和部位,通过观察这些部位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对应的器官是否出现了病变。过去,这一工作一直由中医依靠经验进行肉眼观察和判断,诊治过程不方便且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成功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眼象辅助疾病诊断”设备,可以自动对眼白拍照采集,提取眼象特征,经过图像处理分析,最后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自动形成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医疗是先进的医疗手段,颠覆了传统的医疗理念,不管是对外科手术,还是疾病预防、治疗等。”专注于实现传统医学智能化治疗的程京指出,在澳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做好相关保障工作,推动智慧医疗体制的建设和发展。

扬长避短提升创新实力

    对于澳门的发展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室主任吴滨认为,整体看来,澳门的创新热情偏低,创新文化相对不够深厚。从创新经费投入来看,澳门创新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较小,但近年来增速较快;创新产出总量较小,在中医药和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成果领先;科教资源方面,澳门高水平大学数量和排位相对靠后;创新政策方面,澳门在咨询服务、资金支持上都很努力,但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澳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着科创人才和空间的制约、研究型大学科技供给不足、科技产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差距大等劣势。当然,澳门科技成果转化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惠澳政策不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结合澳门特色,优势行业布局明显;经济基础发达,资金实力雄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世界名列前茅;科技中介机构增加,有效弥补了科技成果转化短板等。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新表示,通过对澳门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成果、人才、高校和科创企业等进行调研,发现澳门在成果转化的基础和条件上,创新体系独具特色,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实力。同时,科技产业发展支撑基础较薄弱、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健全、大湾区创新资源跨境流动仍存在障碍,以及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打造澳门科技创新名片。具体措施有: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平台载体培育优势产业,并打造优势领域特色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研究建设澳门创新创业离岸基地;开展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建设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
    二是发挥澳门特区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具体措施有:着手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法规体系;因地制宜,引导不同层次的资本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
    三是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对澳门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具体措施有: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高澳门高校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促进粤澳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打造澳门科技成果转化品牌论坛。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