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4-09
2020-04-09 第05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大 | 中 | 小 

特别国债:开启新周期的高质量钥匙

作者: 杨晓怿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781
杨晓怿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标志着我国即将第四次发行特别国债。
    需要留意的是,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市场屡次呼吁发行特别国债,但中央始终强调稳健灵活的政策;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已经确定将形成长期影响。
    因此,如今提出发行特别国债的主要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改善政府收支,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更重要的是预备对冲即将到来的全球衰退,以及对应的新一轮国际分工调整。

开启利好之门提振社会信心

    特别国债是为践行国家战略用途而发行的国债,不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特别国债的具体操作模式是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则启动现券买断工具回购特别国债并释放等额资金。
    这使得特别国债并非是单纯的国债,而是通过央行向财政部提供融资;特别国债也可以用来进行现券买卖、回购和质押交易,相当于丰富了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因此特别国债的发行,并非是弥补政府收支与缓解债务压力,而是为未来一系列改革打好基础,为后续利好政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时提出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这意味着三大政策工具将三分天下,齐头并进,而不是偏重某一种工具。这三种政策工具也将起到不同的效果:提高的财政赤字率用于弥补政府收支矛盾,平滑财政支出;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宏观调控,为后续的政策提供支持;地方专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撬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有效内需。
    在三大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下,新一轮周期即将启动;虽然特别国债规模的确定、发行与使用尚需等待,但如今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振社会信心。
    由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全球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渐暴露,金融市场受到了大幅度的冲击。近期国际原油、期货、股市均大幅震荡,国内市场虽保持总体平稳,但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如今宣布发行特别国债,是提振了所有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将对市场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已对国际经济形势有了充分的预判。在特别国债发行后,直接释放了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进一步操作的能力,一旦国际金融出现问题,我国可快速、灵活地使用一系列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为外汇、货币、金融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发行特别国债是顺应市场呼声的举措,对提振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特别国债对应政策性工具,具体使用的力度是灵活的、可控的,完全可以对应实际需求进行释放;这对稳定社会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有重要意义。

“钱权匹配”加大中央资源配置力度

    近年来,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今发行特别国债,意味着中央即将在新周期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财税改革后,地方税种营业税全部改为了中央与地方分享的增值税;此后还经历了国税地税合并等一系列改革,中央的财权大幅度增长。在过去的20年中,地方政府在投资基建等领域颇为积极,但受限于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地方债务包袱。
    为了防止地方债务出现危机,我国开启了地方债制度,并允许地方政府将之前的存量债务发行地方债进行置换。此后,针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工具还作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出了新建项目的定向工具:地方专项债。
    但是,由于地方存量债务的压力依然很大,地方政府在新周期中能够释放的力量极其有限,只能通过加大地方专项债的规模来支持项目建设,以及扩大财政赤字来平滑财政收支。这意味着新一轮周期中,发挥主要力量的将是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意味着中央将承担与自己财力相匹配的事权,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来加大政府调控、配置资源的力度。未来可以预见,如今仅仅是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的开始,而特别国债,则是开启新周期的一把钥匙。
    (作者单位: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