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5-26
2020-05-26 第02-03版: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大 | 中 | 小 

抗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扛起“硬核”担当

作者: 邱爱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208
     ①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检查疾病分子诊断试剂盒中配套使用的引物和探针。 岳诚/摄
    ②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技术改造风口,推出一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智能化生产线。姜辉辉/摄
    ③松江区回天新材料生产的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产品,火速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蔡斌/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邱爱荃

    党中央多次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浪潮奔涌向前,科技抗疫势如破竹。科大智能,超高速口罩机每分钟能生产1000片口罩;凯璟生物,检测试剂盒只需8分钟就能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阜华信息,AI热成像体温遥测筛查预警系统,30毫秒便能精准完成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肩负推进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建设使命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如何打好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两场“战役”、持续创新逆势飞扬?松江坚持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在险局中求胜局,在逆势中求飞扬,确保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近年来,松江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克难奋进,勇于拼搏,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实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建设。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今年1~4月份,松江区核心和先导性指标逆势上扬,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连续52个月保持正增长。从要素集聚能力上看,前4个月松江新增市场主体同比上升21%,引进百亿级重大项目650亿元、项目投资额是去年同期的3.5倍,新增就业岗位5669人,引进投资总额同比上升336%,合同外资同比上升205%;从经济增长的潜能上看,前4个月松江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9.8%,4月工业总产值增长17.8%,4月进出口值大幅增长达26.2%;从资本市场的表现和反应看,截至4月底,上证G60创新综合指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分指数分别逆势上扬11.1%、17.2%。

科技助攻,应对疫情有担当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对松江区来说,疫情是检验地区发展样本、发展成色的试金石。
    2016年5月,松江区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抓住科创这个发展的“牛鼻子”,从“创新谋划”到“务实推进”,从“深蹲助跑”到“起飞跳跃”,松江闯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然而,在严峻的疫情面前,这条贯穿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黄金大走廊能否交出满意答卷?区域内科创企业能否拿出“硬核”担当,以核心技术支持国家抗疫大局?
    要打赢这场大仗,首先得守住物资保障战线,尤其是保障老百姓关心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全产业链供给。
    位于松江区的大胜口罩厂,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果断暂停出口,全力满足国内需求。火速生产出5万只口罩,第一时间投放市场。
    在上海百力格生物生产车间,工人们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上游关键原材料——探针引物。
    海欣集团,克服疫情困难保生产,向抗疫一线捐出阿奇霉素、生脉注射液、清宣止咳颗粒、转移因子口服液等一大批药品。
    作为上海市防控物资重要的生产地,松江集聚了口罩、消毒剂、核酸检测试剂盒等相关生产企业。这支“后方部队”以战时状态和雷霆之势,在抗疫战场上书写了一份“松江答卷”。
    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旭诺实业有限公司加班加点赶制加工呼吸机核心配件,将3500台呼吸机发往雷神山医院;复盛实业加快生产医用制氧系统发往全国……
    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格拉曼公司将消防机器人改装为消毒机器人,获得大量市场订单……
    在基建通讯领域,回天新材料、天诚通信等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产品、网络布线产品,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高效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2月初,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鼓励将人工智能产品用于防疫工作。一时间,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纷纷贡献硬核技术,投入战“疫”。这其中,便不乏“松江智造”的身影。
    产业链涵盖工业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服务机器人、生产线系统集成、物联网及传感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800余家,松江人工智能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壮大,“松江智造”科创力量不断集聚,成为松江抗击疫情、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科技防疫、科研攻关是战“疫”取胜的根本手段。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快速推动产业生产与应用服务,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一项艰巨任务。
    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工业领域深耕经验和智能化核心技术储备,建立了研发体系。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灵活响应抗疫需求,迅速研制创新产品。面对口罩稀缺,科大智能研制出1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智能化生产线,效率远超传统口罩机。针对商场、办公、生产等场所的消毒需求,公司又研发无人消杀机器人,以移动机器人搭载紫外线消毒装置,能够自动测温、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自主充电,对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杀毒。企业用先进技术推动科技发展,赋能产业升级,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疫情防控是此次疫情攻坚战的关键,而疫情防控的排查工作要尽量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于一身的AI测温仪可解决这一问题。阜华信息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生产的AI热成像体温遥测筛查预警系统,仅需30毫秒,便能精准完成人脸识别,并快速测量出经过人员的体温,大大减轻了防控一线的压力。
    作为京东配送机器人的全景视频供应商,保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最新的环境检测技术,提供全景高清摄像头和视频处理模块产品,对车辆外部环境进行360度监控,通过更全面的视频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为京东配送机器人的智能化决策与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这批配送机器人已在武汉投入智能配送运营。
    松江紧抓科创“牛鼻子”,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规模化生产防疫物资设备。科技企业平时注重技术储备,专注科技研发,在关键时刻,用核心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赋能经济增动力

    一组数据,是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依靠科创驱动,捕捉发展新机遇新动能,区域经济发展显露出长期向好发展趋势的最好佐证:4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增加值年均增长12.2%;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过29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年平均增长46%,制造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上升至49%,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下降至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前列;R&D投入强度从3.58%上升到4.6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4%。
    经济数据保持逆势增长的背后,是松江区委区政府多年紧抓科创“牛鼻子”带来的底气,是松江企业化“疫”为“机”转型升级带来的动力,通过自身的确定性发展,应对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6+X”产业集群在抗疫中所体现的极强抗波动性和成长性,再次印证了国家战略对重大危机的对冲性。
    聚威工程塑料,仅用7天时间成功研发出熔喷布专用材料并投产,解了口罩市场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这是一家专注于各类高性能、功能化工程塑料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原本并没有熔喷布专用材料生产线。面对国内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国外疫情暴发的情况,口罩的最核心材料——熔喷布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聚威工程塑料立即调整生产,依托技术研发储备,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线、积极布局新领域,实现了逆势发展。
“我们将秉承技术研发是第一生产力、保证质量是原动力的原则,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多研发出领先产品,以应对后疫情时代市场的需求。”公司总经理王晶表示,下一步还将大力开拓新能源、5G、医疗、环保领域的产品,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领域产品。
    在松江的生工生物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生产疾病分子诊断试剂盒中配套使用的引物和探针。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生工生物已陆续为国内数千家分子诊断企业提供了约3540万人份试剂盒配套引物探针。
    多年来,生工生物持续加大生产投入和技术研发。自主研发并使用了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目前全套生产线实现了70%以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同时积极引进全球高端人才,组建了合成研发中心进行技术研发攻关,研发方向包含但不限于合成原料的开发、合成技术的创新、生产及质检环节的优化控制等。
    随着全球疫情的升级,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足马力,为全球分子诊断企业提供试剂盒配套产品,体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同样火热的生产场景也在上海回天新材料上演着。作为国内胶粘剂龙头企业,疫情发生以来,企业一方面做好防疫措施,积极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加大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产能,既为武汉各医院建设提供了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产品,也为各行各业建设提供了材料保障。
    “我们服务的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危机来临时,这些客户的订单反而比较多。”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会进一步加剧产业整合,也会更加凸显公司竞争力,行业应用领域是快速迭代的过程,对产品的技术升级要求更高,那么研发的资金、实力支撑也更加明显。今年上海回天还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胶市场,力争成为该领域龙头。
    在上海保隆汽车科技,每7秒钟就可以生产出一支汽车胎压传感器。据介绍,上海保隆汽车科技是全球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行业的领军者。疫情期间,保隆汽车科技生产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为负压救护车提供了行车安全保障。公司总经理黄启才介绍,目前汽车胎压传感器在全球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支。
    与保隆公司一样,面对疫情危机,不少制造业企业在设备、技术或市场领域加速转型,为未来持续发展注入能量。
    作为正泰启迪智电港首批入驻企业,理想晶延半导体设备积极响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号召,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在亟须国产化的高端装备领域攻坚克难,成功推出多款国内首创产品。疫情之下,面对新基建发展热潮,理想晶延迈出了转型的步伐,成立了半导体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在光伏设备领域研发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半导体智能装备的设计研发。
    “受益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动化、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半导体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对设备的大量需求。”公司副总经理姜蔚说,去年,公司并购了一家拥有30年行业经验的新加坡高端精密智能装备企业,依托企业的坚实技术积累,理想晶延自主研发实力也迅速增强。
    “上海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松江也在不断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扎根在这里发展我们觉得前途很光明。”从通用设备向定制化设备市场转型的战略部署,让姜蔚对公司今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面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危机中寻到了新机遇。3月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给松江企业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专门发来一份证明,称该公司研发的“玉丹荣心丸”可以进行联合用药,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更好避免新型冠状病毒对各器官的损伤。这家做原创新药的生物医药企业,不久前还上榜了2020年首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名单,所申报的项目便是“荣心丸”。
    疫情并没有阻挡企业的发展步伐,反而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目前,“荣心丸”首条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公司新厂计划今年落成,届时将建成近4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基地,保证“荣心丸”大批量生产上市。
    随着海外疫情蔓延,上海景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陆续接到多个国家的订单,目前已发送三批物资分别运往匈牙利、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今年公司还将扩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疫情结束后,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也将投入生产。
    专注于医院感染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万东生物公司,疫情期间订单比平时也翻了一番。针对大众消毒卫生意识的提升,下一步,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民用市场,计划扩大布局,开拓营销渠道。
    科技研发也是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影响,并没有成为企业发展停滞的理由。
    “疫情期间,更能集中精力研发新产品。”昊海生物科技负责人说,企业研发团队一直在为后续发展苦练内功,去年动工的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复工建设。

强链补链,复工复产展活力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疫情发生以来,“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是成为“六保”任务的重要一环。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疫情之下,市场的突然停摆和产业链、供应链紧张甚至断裂,令不少企业遭遇生存危机。对企业来说,上下游产业链供需紧张,如何实现资源统筹,如何加快复工复产?一个区域又该如何联动发展?G60科创走廊科创驱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生动实践。
    “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创新链产业链的完整性对冲全球产业变局的不确定性,以制度供给的精准性对冲市场情绪的不确定性。”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
    强化“三个对冲”成了松江区“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各类瓶颈问题的关键。以芯片产业为例,复工复产期间,最困扰台积电(中国)公司的就是供应链的稳定问题。
“幸好,松江区帮助协调市、区原材料供应商提前复工,才没有影响产能。”台积电公司公共关系总监胡恩台表示。
    松江区产业门类全,制造业底子厚,受益于产业链招商和产业政策扶持,已形成涵盖制造、封装测试、装备及材料、设计等完整的芯片产业链。除了台积电这样的行业巨头,还有豪威半导体、超硅半导体、尼西半导体等一批知名企业。因此,松江区能尽快协助台积电公司找到供应商。
    像这样联系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解决企业复产“燃眉之急”;打通物流运输堵点,让产业链协同起来……不仅涉及到上海区内、市内的统筹协调,往往还需要跨地市合作。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分工合作明确,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1个产业联盟。依托产业联盟,近期九城市间加强原材料协同供给,“飞鸽传书”(发函)不断,打通了上下游生产资料供应链。
    除了缺乏防疫物资、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共性问题,松江区还通过集中走访的形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用贴心服务推动复工复产。“经营中还存在资金困难,希望政府予以协调解决。”不久前,松江区相关负责人在正泰电气公司调研时,正泰负责人反映了面临的实际困难。随后,该负责人现场办公,指定由区金融办对接予以解决。
    紧接着,松江区金融办和江苏银行松江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迅速制定了专项方案,决定对正泰电气公司新增贷款1亿元,目前首笔5000万元贷款已经到位。
    2月9日,松江区发布了《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G60科创走廊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今年初,注册地在松江区的上海铭安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欲办理公司股东、住所变更信息,但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新股东人在浙江,无法进入上海。得知这一消息后,工作人员迅速与企业负责人所在地的永康市G60窗口对接,多管齐下,合力帮助企业完成相关变更登记,并以最快速度为企业颁发营业执照,为企业顺利复工保驾护航。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为推动非重点区域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一网通办”优势,全力保障企业注册许可登记的线上办理。
    为避免企业来回奔波,借助G60在线平台,通过永康G60窗口,发放公司变更材料清单及线上提交方式,企业准备好材料之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线上远程审核。
    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工作人员建议企业使用远程身份核验方式,通过APP及网络渠道,线上核验签字及股东身份信息,确保材料真实有效、合法合规。
    为方便企业领取执照,在线上审核材料后,通过“零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的方式通过两地“G60窗口”收取企业纸质材料、发放营业执照,最终使企业在最短时间内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及时开展公司业务。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于2018年9月开通,全国首批异地证照同步发放。同年12月7日,在松江实现全国首张营业执照跨省自助打印。2019年3月,G60科创走廊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并持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窗口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实现全域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过15万次。
    G60科创走廊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先行先试区域,松江、合肥、芜湖、苏州等地陆续发布专窗地方标准。松江区则连续2年代表上海接受世行营商环境测评,提供全套13大类105个改革样本,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78位跃升至31位作出了积极贡献。

抢抓新机遇,奋力夺取双胜利

    疫情冲击不改松江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向好、高速增长的趋势。
    从今年2月底开始,G60科创云廊、恒大国能新能源等一批松江区百亿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实体企业复工率已接近100%,如台积电、美维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已达到满产水平。
    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的策源地,肩负服从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今年以来,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季度新引进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重大项目,G60脑智科创基地、恒大新能源汽车、超硅AST、正泰智电港、海尔智谷、申威服务器等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全区2020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工地)已开工236个。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磁吸效应日益增强,已形成韧性强、抗波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区域经济逆势飞扬。
    据介绍,自2016年G60科创走廊建设以来,松江区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聚焦聚力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的引进、落地、开工、竣工、投产,总投资规模超过2267亿元,年均增长46%。牵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以创新链、产业链为纽带,建立“1+7+N”产业联盟体系,目前已建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联盟,集聚头部企业1280家,共同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主阵地。
    战略能级进一步提升。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增幅列上海市第二位,4年来年均增幅14.4%;财政总收入迈上500亿元新台阶,年均增速达12.92%;全区GDP达1579.71亿元,年均增速12%;科技创新贡献率不断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4.66%。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达1080家,3年翻一番。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相比“十三五”初期,松江区制造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从35.9%上升到48.5%;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从46.3%下降到24.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28.4%。
    依靠G60科创走廊,松江区抢抓全球产业链变局窗口期,强化产业政策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愈发充足。
    今年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松江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6.31亿元,逆势增长4.9%;现代服务业快速迭代发展,催化松江区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等行业加速发展,各类传统消费、服务、文娱行业也加速转型升级。
    比如,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技术改造风口,推出一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智能化生产线,并研发出无人消杀机器人,对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杀毒等。疫情以来,得益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上下游企业的联合行动,科大智能公司正将各类智能化产品快速投产……
    除了科大智能公司,同联制药公司近期参与了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抗生素新药“可利霉素临床研究”项目,为加快推进新冠疫情防治研究任务提供支撑……
    科大智能公司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抢占市场份额,展现出的发展后劲,正是G60科创走廊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一个缩影。外资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的投资信心也在增强。
    目前,松江区趁势而上,抢抓疫情期间全球资本避险窗口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抢抓稳定外贸发展窗口期,提升制度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把握危中之机,用好《外商投资法》,在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引导外资流向先进制造业,打造完整产业链;鼓励国内优质企业及投资基金抓住窗口期跨境投资,并购海外优质资产。
    今年1~4月份,松江引进投资总额同比上升336%,合同外资同比上升205%。来松江投资的国家(地区)达123个,比去年增加了18个。上海凸版增资3010万美元,恩梯恩增资1.32亿美元……显示了对中国产业发展的信心。
    “我们愿意在这样一个积极并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中继续扩大投资、拓展规模。目前,我们正在与集团积极协商讨论关于在松江设立亚太总部这一议题。”外资企业博斯特公司总经理鲁希瑞说。
    “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危机越有机,越是逆势越奋进。”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松江区勇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上海“五张王牌”,以工作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以增量弥补减量、以预案应对风险,力争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力争取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创造逆势飞扬新奇迹。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