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09
2020-07-09 第06版:大健康 大 | 中 | 小 

山西隰县:“双签约”为脱贫摘帽上了“双保险”

作者: 荆文娜 崔志强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70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崔志强

    近年来,山西临汾隰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分类精准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大病救治、“双签约”服务以及“136”政策等手段,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隰县城南乡贠家庄村村民贾雪森身患两种慢性病,常年药不离口。“扶贫干部根据我的情况,帮忙申请办理了慢性病门诊补偿手续,一年下来吃药的钱能报销3000多元。老伴儿患有冠心病,每年门诊买药能报销1400元。”贾雪森欣慰地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隰县城南乡车家坡村村民高五生表示,有了慢性病补助,不再是全家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拖油瓶”了。
    为了让贫困群众全部“看得上病”,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5个乡镇卫生分院、96个村卫生室;县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均有合格医生;贫困人口实现了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另外,通过与山西的大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进行区域合作和医联体建设,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为了让贫困群众都能“看得起病”,隰县“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政策100%全覆盖;“136”兜底补偿政策全面落实,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36种门诊大额疾病报销限额范围按照100%比例报销。截至2019年11月底,隰县各医疗机构共接诊贫困患者2901人次,住院总费用2855.31万元,患者自付76.14万元,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为了让贫困群众基本“看得好病”,隰县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贫困患者分类救治,患者外转率连续下降,从2017年的34.6%下降到2018年的29.6%,再到2019年的18%,基本实现“看病不出县”。
    健康扶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居住分散、就医不便问题,让贫困患者“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2018年,隰县统筹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成立健康扶贫小分队,分片划区,逐乡逐村宣传政策,并进行免费义诊、筛查慢病、残疾鉴定、健康教育,健康扶贫小分队累计开展活动41次,接受群众义诊、咨询1.8万人次,发放健康扶贫宣传资料3.8万余份,协助办理慢性病证4040人,实现了全县健康服务全覆盖。
    隰县卫体局局长李晋伟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2019年,为了优化服务、提升质量,隰县健康扶贫小分队由3支增加到13支,服务频率由每月一次提升到每周一次,使城乡群众不出门就享受到健康服务,提升了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为打通健康扶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就医有保障,报销有人管”,隰县建立“双签约”工作机制,即实行县医院专科医师、乡镇全科医师、乡村医生为主的“1+1+1”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以及乡村干部政策保障签约服务制度。隰县医疗集团理事长景生龙表示:“把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就医有保障、报销有人管,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服务,为贫困群众的脱贫摘帽上了‘双保险’。”
    “双签约”工作机制建立后,隰县将“双签约”服务由因病致贫人口扩大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面扩大了8.6倍,全县乡村干部团队和家庭医生团队“双签约”率达100%。“双签约”工作机制还为签约对象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为慢病患者提供跟踪服务、健康指导,并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提供服务。团队与贫困户信息共享、微信互动、按时随访、加强沟通,为贫困群众提供了便捷、及时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累计服务贫困人口8万余人次,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健康扶贫的政策福祉,极大提升了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