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0-29
2020-10-29 第03版: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 | 中 | 小 

天津“绣花式”扶贫绣出西部富裕画卷

作者: 王敏 成静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628
     西藏昌都藏族群众在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内种植有机蔬菜。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王敏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成静

    2019年以来,天津市根据新疆和田、西藏昌都和青海黄南州等受援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势利导,开展“绣花式”扶贫,累计引导93家企业赴受援地投资,新增投资额8.35亿元。

新疆的“烤馕”熟了

    天津的扶贫团队在新疆的对口支援地区将产业扶贫作为减贫脱贫的治本之策,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以产业带就业,促脱贫、保稳定。一是大力实施“百社万家、百企万户、百厂万人、百店万吨、百村万亩”产业援疆工程,积极构建扶贫羊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支柱产业,推进产业援疆升级加力。二是结合当地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传统自有产品的特点,打造“三居三直”(即“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产业扶贫模式,运营库尔班扶贫手工坊项目,实施从生产到销售的“五包”策略,即:每个扶贫手工坊均做到包租、包建、包教、包薪、包销。预计2020年可实现销售3000万~4000万元扶贫产品,直接带动800户、间接带动3000户稳定脱贫。
    他们还努力优化当地招商引资的产业环境,投资4100万元完善六大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增强区位发展优势,优化了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为入驻产业园区公司提供免费厂房,给予一定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化了招商引资的政务环境;2020年初,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制定出台了“暖企十条”,旨在帮助援疆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和田地区独有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产品,天津的扶贫团队引导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天津市华喜汇通公司在于田县打造“美玉香馕”产业项目,与新疆机场打造馕产业扶贫基地,在提供117个就业岗位的基础上,以“工资+入股分红”的方式,捐助每户5000元作为入股资本,带动8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帮扶民丰县开展优质辣椒种植项目,成立新疆宝民富丰农牧有限公司,开展特色甜椒种植和甜椒产品加工,在民丰县4个乡镇种植特色甜椒6000余亩,解决当地就业120余人,种植高峰期就业500余人,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帮扶策勒县打造生态鸡产业扶贫基地,成立昌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策勒县“枣香鸡”品牌,推动当地肉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繁育。
    通过改造提升闲置厂房资源、“腾笼换鸟”等措施,重点打造于田鞋业产业园、大芸加工产业园和策勒红枣产业园、袜业产业园。以产业园区平台为依托,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引进了海玛鞋业、劲森鞋业等温州鞋业公司落户于田县温州鞋业产业园。充分利用“津洽会”、招商对接会等平台开展招商活动。今年新落地服装鞋帽、物流电商、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15家,新增投资额2.99亿元。

藏区养出了“领头羊”

    在深入了解资源禀赋之后,天津的扶贫团队因地制宜将昌都特有的青稞、牦牛、阿旺绵羊等种植养殖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天津市的农业专家多次深入到昌都各县区调研,帮助昌都制定阿旺绵羊发展实施方案,协助打造阿旺绵羊全产业链。天津食品集团投资7000万元,在昌都建设阿旺绵羊胚胎中心,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科技难题,同时,帮助昌都提升觉拥种畜场和阿旺绵羊扩繁场,解决现代羊养殖技术在阿旺绵羊保种、扩繁、养殖的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昌都打造西藏“领头羊”作出贡献。
    天津津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在昌都市丁青县投资成立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企业与丁青县协雄乡惠民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合作,先后投资1250万元,摸索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的项目发展模式,将原来的亏损园区发展成了年收益超过60万元的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园区,填补了昌都市有机菜市场,形成了“津鹏模式”予以推广。
    另外,他们还充分利用“津洽会”“藏博会”“茶马艺术节”等平台,通过举办津昌两地“携手奔小康”对口支援区县见面会、津昌两地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大力推介昌都优质资源和优惠政策。天津食品集团助力昌都市打造“蓝天圣洁产业”,投资2500万元搭建平台,派驻专业团队,提升完善蓝天圣洁品牌、营销、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体系。

青海的“活水”来了

    在对青海的帮扶上,扶贫团队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着力在完善产业上下游链条和引进龙头企业上做文章,努力培育受援地“造血”机能。为有效地破解青海省黄南州在发展工业和实体经济上面临的可开发土地少、环保约束力强的难题,青海省黄南州与海西州签订了飞地园区建设协议,实现两州共建、利益共享。天津市引导推动天津昊航复合管业有限公司在黄南州注册,并在海西州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公司,成为青海省第一家在飞地园区落户的企业。围绕柴达木盆地风光电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中长期规划优势明显的特点,推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天津源泰德润集团与黄南州签署框架协议,在飞地园区拟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300亩的源泰中信德青海光伏支架20GW生产基地项目。
    他们积极发挥天津企业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把黄南州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成立青海聚能瀞度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瀞度”品牌,成为对口支援青海的省市中第一个在青海正式落户的民营企业。当地政府特批300平方公里作为瀞度水源专属保护区,从项目立项,到瀞度天然矿泉水问世,仅用了4个月时间。为充分保护区域内的水源和生态环境,瀞度投资修建上万亩的生态湿地修复保育中心,并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项目总投资6亿多元,具备年20万吨生产能力,为当地1440个贫困户的5400名贫困人口摘掉贫困的帽子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且,依托天津科技优势,为当地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一是通过引品种、搭平台、建队伍等援助方式,推动天津农科院在尖扎县勒见村通过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机械化收获,打造540亩中藏药规范化生产基地,培育优质品种育苗园区。二是实施“黄南州设施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和“黄南州设施果蔬生产技术的提升与示范”帮扶项目。为尖扎县共引进11类37个蔬菜新品种,极大丰富了农民栽种果蔬选择的多样性。三是实施“津青高原设施果蔬高效栽培技术远程培训”项目。建设津青远程工作站,通过远程技术培训为当地农户输入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