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2-01
2020-12-01 第01版:头版 大 | 中 | 小 

浙江绍兴:下一个五年大有可为

作者: 孙弋弋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516
     浙江绍兴: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惠企利民 近年来,浙江绍兴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围绕惠企利民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图为日前在绍兴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村民在为民服务中心办理医保业务。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孙弋弋

    日前,以“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会后,浙江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他表示,3年多来绍兴市打出了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城市能级突围跨越,创新要素加快集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水平逐年提高,初步闯出了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的排名由2017年的38位,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31位。
“这些都为绍兴‘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卫光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绍兴下一个五年将更加靓丽。

“两战双赢”高分答卷:“十四五”时期将厚积薄发

    今年以来,绍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保持了稳中有进、巩固提升的良好态势,还成功获批绍兴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被命名为“东亚文化之都”。
    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继集成电路产业平台之后,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先后被列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新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6个,其中50亿~100亿元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交出了“两战双赢”的高分答卷。
    这些都为绍兴“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将是我市厚积薄发、提升跨越、大有可为的时期,只要我们鼓足干劲、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新的更大成绩。”马卫光说,绍兴将在浙江这个“重要窗口”中展现更加靓丽的绍兴风景。

智造强市:培育新业态,积聚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马卫光说,绍兴要力争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努力在综合实力上争先进位,为绍兴重返全国“30强”行列并持续争先进位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绍兴将着力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行动计划,做强“十大现代制造业集群”,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继续深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集中力量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持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向制造业强市迈进,力争形成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实现提升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与做强产业集群的同促共进。
    绍兴将着力在优势领域形成创新策源能力,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进绍兴科创大走廊和镜湖科技城、滨海科技城、鉴湖科技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推动应用型高校和研究型机构协同创新,强化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全面构建“十联动”创新生态,协同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绍兴还将着力以数智赋能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建设5G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坚持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用“数”“智”技术改造和重塑纺织、化工、黄酒、珍珠等传统产业、历史经典产业,全面培育新业态、积聚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跳出绍兴发展绍兴”:“两新一重”,“融杭联甬接沪”

    绍兴将力争率先走出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环之路,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当节点。马卫光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跳出绍兴发展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新的起点上,绍兴必须发挥绍兴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争当浙江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
    绍兴将着力以产业和服务两条路径扩内需促消费,抢抓杭州亚运会协办城市机遇,谋划实施“投资新政”“消费新政”,以“两新一重”为重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运输物流体系,大力培育夜间经济、“数字消费”等高品质消费和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绍兴将着力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发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浙江省“四大”建设,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理念、制度、规则、标准、政策与先进城市接轨,更好接受先进城市溢出效应,加快实现杭绍同城、甬绍一体、全面接轨上海。着力以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为抓手畅通“双循环”,坚持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开放,积极参与浙江省自贸区建设,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全面畅通人流、物流、资金链、信息流,不断提升城市“国际范”。

“东亚文化之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幸福之城

    绍兴还将力争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努力在人民城市建设上争做样板。“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马卫光表示,在新的起点上,绍兴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突出用好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公共服务资源“三种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
    绍兴将着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两张“金名片”,深入推进绍兴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这“一廊三带”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百千计划”,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古城项目群”等重大文化产业平台和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文商旅融合的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文化会客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绍兴还将着力提升全市域生态颜值和环境品质,持续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高标准优化自然生态体系,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建设“无废绍兴”样板,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美丽绍兴升级版。
    同时,绍兴将着力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标“一线城市”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功能,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率先基本实现教育、卫生健康现代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全面覆盖、更高水平的社保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使人民生活更有品质。
(下转2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