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3-11
2021-03-11 第02版: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大 | 中 | 小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代表:“四大新格局”构建新图景

作者: 公欣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17
中国经济导报前方记者 | 公欣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质量效益、改革开放、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安全稳定,共七大类32项主要指标——这是陕西省榆林市奔赴下一个5年的前进方向。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临看来,这些指标一方面突出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既体现追赶超越需要的挖潜进位,又体现转型升级需要的稳中求进,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体现榆林的责任担当,自加压力、主动作为,激励榆林全市上下共同奋斗,为陕西全省追赶超越大局贡献力量。
    李春临强调,“十四五”时期,榆林市将聚焦“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全力构建事关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新格局”:一是构建产业低碳化发展新格局,二是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是构建国土保护和开发新格局,四是构建市域一体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十四五”榆林发展指标的设置还突出转型、低碳等目标导向和创新、民生等问题导向,比陕西省多设置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实有市场主体总量、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等4项指标。同时,榆林着眼于更好支撑全省追赶超越大局,初步安排GDP年均增长6.5%,总量达到6500亿元左右,占陕西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19年的15.6%提高到18%;从项目谋划深度和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加32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我们的三大目标,就是以建设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牵引,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主线,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动力,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李春临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这是榆林市“十三五”以来一直坚持的工作导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向。
    当然,“十四五”时期,榆林进入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窗口期,挑战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严峻。在李春临看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耗和碳排放指标增量锁定,对煤化工等高耗能项目产生重大影响,单纯依赖资源低端粗放的发展方式已成为“过去时”,榆林面临产业体系重构的艰巨任务。“同时,创新和人才不足是榆林转型升级最大短板。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和人才是榆林发展的终极动力。”李春临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背后孕育着重大转型机遇,短板之上潜藏着巨大发展空间。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榆林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科创新城,聚焦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重大科学装置、顶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煤化工全链条低碳化技术突破和推广,推动煤化工+氢、煤化工+天然气等多产业融合,打造多能融合科技创新试验田。优化创新生态,出台一套比沿海发达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进一批紧缺的高精尖人才,千方百计把榆林的人才库建起来,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同时,榆林将全面加快现有产业低碳化再造。主动应对碳达峰约束,联合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科学制定榆林碳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潜力产业。依托空域和地域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推进无人机测试基地、海则空天小镇等项目建设,建设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