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01
2021-07-01 第49版:特刊 大 | 中 | 小 

中建生态环境以科技创新之笔 绘就生态文明壮美画卷

作者: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405
     庆阳
    溧阳
    浦口
(上接48版)

智慧治污,打造长三角经济圈水清岸绿美丽乡村

    中建生态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重大部署,积极落实中建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166战略举措和136工程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开发“互联网+运营”核心技术,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切入运营业务,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开拓蓝海市场。聚焦农村污水治理行业痛点难点,创新管理思路,拓宽发展路径,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运营系统,不断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细分领域的“长板”,巩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同时也是国内农业产业体系最全、农业创新能力最强和乡村业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建生态环境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思路,在长三角地区农污治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内外兼修”。中建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坚持智慧运营,突出现代化治理,以长三角地区溧阳、浦口、江阴、如东等项目为示范,构建出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整治、适度集中的多边联动体系,形成了适用于长三角地区的农污治理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2021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由中央企业集团、地方国有企业共同参加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评选结果:中建生态环境代表中建集团申报的“农村污水治理终端设施数字化智能运营系统”(以下简称“智慧农污运营系统”)获选“优秀案例”。该案例也是全部参评案例中唯一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农村污染治理运营智能化案例,凸显了中建集团在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央企担当的社会贡献,显示了中建生态环境该系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水准,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维护产业化融合运用成效得到了高度认可。
    智慧农污运营系统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工艺参数模型、物联网、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AI等核心技术,采用面向服务(SOA)架构,B/S+M/S系统体系结构,系统程序和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端,通过浏览器实现大屏可视化、综合监控、设施管理、智慧调度、运营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报表管理、统计分析、知识管理、系统管理等11个大系统的31项功能。
    同时,智慧农污系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务拓展取得积极成效,带动农村污水处理治理整个项目达到59.7亿元。催生出数字化管网运维管控系统建设运营项目1亿元。通过现有的2754座污水处理设施、982座污水泵站等终端设施,积累大量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应用,既能解决污水处理业务基本需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截至目前,中建生态环境在长三角地区溧阳、江阴、浦口、如东等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覆盖37个镇、3095个村、255947农户,铺设农村管网工程9007公里,管网铺设距离相当于北京至上海高铁往返3趟。工程包含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794套、一体化提升泵站793套、净化槽811套,村镇污水处理设计总规模7.6万吨/日,工程投资超60亿元。在农污治理领域,中建生态环境目前位于全国前十强,已进入国内“第一方阵”。依据项目实践,公司已申报国家专利技术1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参编地方、行业标准3项。中建生态环境承建的浦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是国内首个以运营单位牵头的“总承包+运营”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污“总承包+运营”项目,开创了以运维单位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总体把控设计、施工质量的先例,是中建集团内部专业公司、设计院与工程局合作的成功典范。

固土保塬新技术,让黄土高原城市自由呼吸

    九曲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了华夏民族。甘肃省庆阳市所在的董志塬是闻名遐迩的“天下黄土第一塬”。近年来,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董志塬的面积已仅剩2/3,每年有近1.68亿吨的泥沙由泾河、马莲河等入黄河,泥沙量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的1/10,占甘肃省入黄泥沙的1/3。庆阳市是典型的西部缺水型城市,降雨季节集中,区域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仅56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同时,庆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内涝时有发生,雨水下塬集中排放。据了解,当地每年有42公顷土地被雨水吞噬,大量泥沙流入黄河之中。保卫母亲河、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中建生态环境在“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PPP项目”建设过程中,首次在国内提出“系统治理、分类改造、适度渗透、有序排放”的十六字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水兴水,以及黄河中上游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人水和谐的宜居城市探索了可行之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庆阳经验”。
    中建生态环境专家技术团队进行科技攻关,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湿陷性黄土地质情况,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常规排水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水质净化系统、雨水中水利用系统、节水系统、生态恢复系统、固沟保塬系统及智慧城市管控系统”九大系统,落实“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大环节,着力解决“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土流失及智慧城市”五大问题,确立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通过3年的努力,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现了试点区域内90%的雨水不外排,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60%,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顺利完成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水土少流失、水源有保证”的总体目标,大幅提升了庆阳市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问题,为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的黄河流域人居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