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1-29
2022-11-29 第07版:视窗 大 | 中 | 小 

文山沱水风物新

——山西省定襄县创新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作者: 王 楠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666
     定襄县企业生产的大型风电法兰在碾环机上扩孔加工。张玉虎/摄
    建设中的定襄县锻造产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基地。郗宏光/摄
王 楠

    “听说雄忻高铁要在我们这里建车站,真是太棒了!”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季庄镇季庄村的村民们热切盼望着这条“希望之路”的开通。
    安民大虑曰“定”,辟地有德曰“襄”。定襄县地处晋东北交通枢纽,距首都北京3小时车程、省会太原1小时车程,大运高速、沧榆高速、忻州环城高速和北同蒲、朔黄2条铁路穿境而过,五台山飞机场也在其境内。雄忻高铁的建设和即将开通将补齐该县交通短板,使其实现“铁公机”3箭齐发,成为忻州市唯一具备航空、高铁、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立体交通网络的县份。
    今年以来,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12个先行启动区之一和雄忻高铁节点城市,定襄县努力发挥忻定同城、锻造产业、交通区位、省校合作、资源禀赋、现代农业、环境比较7大优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以产业化、园区化、机械化、数字化、职业化、融合化“6化”发展为抓手,以忻阜沿线晋昌、神山、蒋村、河边等乡镇为“中轴线”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以晋昌、南王、蒋村、河边、宏道、受禄等乡镇为“环形线”重点发展全域旅游,以瑶三线沿线3个乡镇为“连接线”重点发展立体种植高效现代农业,以晋昌、南王、蒋村、受禄等乡镇为“辐射线”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以机场大道所在的晋昌、季庄2个乡镇为“空港线”重点发展现代立体物流和临空经济,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高端制造产业群、产城融合经济带、资本创新新高地、智慧康养生态圈和文旅康养新名片、区域性现代物流新枢纽,形成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乡村振兴:一路花香一路歌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是定襄县季庄镇邱村的特色和亮点。2022年7月7日,这个村的智慧农业大棚内,西红柿长势十分喜人。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商黎光来到邱村“两委”办公场所、田间地头,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产业发展、脱贫户增收等情况,调研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商黎光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依托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特”、“优”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玉米、土豆、葡萄等优势产业,打好产业带动、务工就业、兜底帮扶等“组合拳”,更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玉米、大豆自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定襄县首次承接省部合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并在受禄乡北受禄村建设有机旱作提质增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1300亩,其中试验田50亩、示范田150亩、辐射推广田1100亩。在示范基地里,该县通过3个包联服务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开展了秸秆还田、深耕深翻、膜侧播种、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多种方式多元技术应用、试验,成功探索出大豆套种玉米的集成高产技术体系,从田间长势和目测情况预估,比玉米单作亩增收400元,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豆”的推广目标,为同类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9月下旬,在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志杰带领下,由全国旱作节水农业观摩研讨会代表和山西省各市分管副市长及农业农村局局长组成的落实部省战略合作协议暨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现场推进会观摩团走进北受禄村实地参观。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河边镇南作村是山西省首批“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各示范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定襄县委书记赵亚静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瑛先后到这个村把脉问诊,与镇村两级干部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配套项目进行深入交流,对南作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数字化管控中心布局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赵亚静要求,镇村两级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疏堵点、解难点,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项目建设,逐步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领域、全过程。徐瑛强调,要集中力量、立足实际、科学做好项目规划,加快手续办理,倒排工期进度,统筹做好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冷库配套、立面改造、道路修复、弱电入地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利用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病死畜禽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综合性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再生处置利用,可从根源上消除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内部循环运行。早在今年3月15日,定襄县就举行了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签约仪式。副县长李变平代表县政府分别与县内硕能田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纵海动物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授权经营协议。
    竭尽心智为民谋,一草一木总关情。正是在各级干部群众点点滴滴的付出中,定襄县的乡村一步步地改变着面貌。

“法兰之都”:向先进制造强县进军

    定襄县铁业锻造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一斗芝麻的铁匠数不清”之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曾出现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鼎盛景象。经过新世纪以来20余年发展、整合,该县的法兰锻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和企业集团达189家,其中,具备自营出口权的165家,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金属材料检测实验室超过15家,拥有制造与检测设备、数控车床、智能机器人热处理生产线、智能图像识别自动系统1万余台(套),先后建成法兰锻造精加工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智创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法兰盘出口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天宝集团上马了“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扩建项目”,山西亚德玛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出了人工合成金刚石,山西昊坤法兰集团专注医疗骨科植入物锻件,以“定襄制造+智造”为核心、规模和要素高度集聚的集群式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逐步形成,年生产加工各类法兰锻件达100万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利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远销欧、美、韩、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4.2万人,贡献了全县70%的税收、工业产值和就业岗位。目前,该县在除汽车锻件之外的法兰锻件领域,占全国总产量30%;用于风力发电的法兰塔筒,占比60%以上;锻钢法兰更为耀眼,占全国年出口总量70%,名列国内4大法兰锻造产业集群之一,跻身“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西部产业集群50强”,被誉为“中国锻造之乡”、亚洲最大的法兰锻造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法兰出口基地。
    去年以来,山西省委出台和实施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12个先行启动区之一,定襄县如何发展壮大法兰锻造这一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事关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和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县委书记赵亚静表示:“未来,我们将力争把定襄打造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主战场、主力军、排头兵,成为承载京津冀和雄安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开放高地,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强劲带动力的活跃增长极。”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核定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重点产业集群,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延伸出“8+6”产业链条,其中就包括法兰。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瑛表示,这为定襄产业发展定位指明了方向,也为法兰产业链条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近年来,定襄持续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目前已经形成工程机械锻件、管道法兰锻件、汽车齿轮锻件等多个产业链主等,可以带动本地几十户小微企业。作为山西外贸进出口大县,他们下一步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对标先进为方向,构建技术、管理、制度、产品等全方位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盟主”,并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由县政府领导分别担任“链长”,负责产业链相关工作,同时通过链条招商,吸引上下游的优质企业,补齐链条短板,接续发展超亿元型企业、千万元型企业、规上企业成长梯队,形成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向先进制造业强县和高精尖应用行业进军。
    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定襄县委、县政府坚持“项目是经济工作第一支撑”导向,在前期纳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点项目库44个亿元以上项目基础上,又新增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167.6亿元,年计划投资63.6亿元,仅今年1至5月即完成投资18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项目建设呈现出“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定襄县委常委、副县长武强介绍,在项目建设中,这个县坚持清单化管理,全面清理、掌握库存续建项目和新增项目,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结果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并针对重点项目,建立了“一名县级领导包联、一个专班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人才强县。把创新放在转型发展的核心地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产业服务配套化,激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拓展省校合作深度。发挥忻州市首家省校合作示范基地作用,加快锻造产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基地建设,申请创办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先行建设,积极构建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的创新体系,探索建立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低碳云平台”,并依托平台吸引更多链中企业落户扎根,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重点推进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定襄县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项目,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高端法兰及锻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锻造产业共性和个性技术攻关;二是打出线上线下创新服务“组合拳”。搭建线上法兰交易平台,配套建立线下法兰交易市场,以交易“小平台”撬动资源配置“大引擎”;三是全力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按照“一个产业链条、一个县级领导、一个链主企业、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智库专家组”的工作模式,做优做强做大锻造产业。当地龙头企业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恒跃锻造有限公司分别投入3112万元、2380万元,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聚焦10项赋能,厚植发展根基。从去年开始,定襄县就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从理念、环境、政策、要素、改革、链条、重组、科技、机构等方面予以赋能,大力推进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县规上企业从当年初的57户增至100户,成为全省净增数量最多的县份,并成功进入“省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此外,该县还有7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小巨人”、9户被评为省级“小巨人”企业、29户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均属全省县级最多,同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46户,在省股交所挂牌企业69户。至去年底,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0户、“两化融合”企业达10户,设立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达9户,取得军工产品认证企业达6户,天宝、恒跃、金瑞、管家营集团并进入了“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天宝、管家营集团则积极筹划上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喷发、茁壮成长。在此基础上,该县今年全面开展了“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持续拓展“10项赋能”经验,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产业转型、装备升级、技术进步、品牌培育,加速关键要素集聚,打造更多单项“冠军”和示范标杆,同时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行动,对接帮扶一批外协企业或关联企业拓展业务,实现强弱联合、互通有无、同频共振,并认真落实上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措施和新减税降费政策,去年累计为936户法兰锻造中小微企业减免各项税费1600余万元,办理缓缴税费6500余万元,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源泉。
    构建“1区6园”,打造产业集群。该县将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积极整合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全面推进产业创新协作耦合、开放合作协同共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文化商贸互动交流,并立足县域招商专业化、一体化,将县招商服务中心整体划转并入其中,还以法兰锻造精加工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智创城”项目为载体,积极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同时,一方面加速完善园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绘制了《招商图谱》,设立了9个招商引资联络站,聘请了22名招商大使;另一方面,以“百亿级锻造产业集群”为基础,积极主动融入全省“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划布局,确立了“打造以锻造产业为支撑的太忻经济核心发展区域”的战略定位,配套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等,挂牌成立了定襄县项目推进中心(定襄县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服务中心),在6个园区分别谋划、建设了一批关联项目,着力构建“省级开发区(法兰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永旺保税物流园)+产业集聚区(庄力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其中,“法兰智能制造产业园”以智能化精密锻造为主导,着重吸纳高精尖装备制造业,正在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新引擎”。
    今年8月12日,“2022中国法兰与环件峰会”暨“‘太忻一体化’定襄县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忻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石油化工装备行业、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环件智能化需求等热点问题,通过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了交流。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海平、定襄县发改局负责人、鼎盛锻造产业发展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勇、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韩彦峰分别就开发区建设情况、全面融入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定襄县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做专题推介。县领导赵亚静、曲建成、郭丽云、赵亚东等分别为新政府新聘任的4位“招商大使”颁发聘书。年产3万吨精密锻件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矿热炉煤气及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1万吨供应链智能制造仓储项目在现场签约,总投资达8.5亿元。
    不久前,山西省决定按照“传统、特色、专业、优势”要求,从加强人才、标准、公用品牌、公共服务平台、用地用能和环境容量、基础设施、职业技能培训等要素保障和加大竞争性支持奖励等方面,将定襄法兰与杏花村汾酒、太谷玛钢、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万荣外加剂、怀仁陶瓷、清徐老陈醋、上党中药材、代州黄酒等作为首批10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省级重点专业名镇予以培育。这对定襄法兰锻造产业又是一个好消息。

文旅康养:“5大板块”大推进

    文山毓秀,沱水钟灵。抗日战争时期,定襄是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西线的重要门户,西河头民兵从1942年开始挖掘地道;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秋,中共定襄县委将西河头地道列为重点御敌工程。在县武工队的支持下,西河头村民兵和500余名群众,将只能藏人、不能作战的地道改成进退自如、能藏能打、可守可攻、防水防烟防毒的作战掩体,共进行大小战斗11次,击毙击伤敌人10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0余件。如今,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已经成为晋北地区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定襄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屹峰介绍,该县人文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境内分布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较著名的有八音吹奏、高跷秧歌、澄泥砚、古代戏装、社火、“挠羊赛”、面塑、剪纸、木雕、石雕、石刻、二鬼摔跤、布老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凤凰山温泉、生态植物园、河边民俗博物馆、东峪峡谷、七岩山、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吉福寺农场、续西峰续范亭纪念馆等核心资源及定襄蒸肉、烧饼、荞面河捞、五盔四盘等特色饮食文化,是一个集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温泉度假、佛教古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县。
    近年来,定襄县大力整合本地旅游资源,以河边民国文化小镇为核心,打造东部文化旅游板块;以七岩山景区为核心,打造南部户外旅游板块;以汤头温泉为核心,打造西部康养旅游板块;以村连云生态水稻基地、吉福寺生态芦笋基地为核心,打造北部乡村旅游板块;以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为核心,打造中部红色旅游板块,并从区域联合、复合发展、精品包装、品质提升、深耕客群5个方面全面实施“旅游+”、“+旅游”战略,推动县域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体系覆盖、全机制优化、全社会参与,初步形成了“5大板块”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杨屹峰局长进一步表示,他们将借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借雄忻高铁和太行板块旅游公路建设之力推动实现本县从旅游过境地到目的地转变,借五台山等景区知名度分享区域旅游市场红利,一是依托河边民俗博物馆、凤凰山景区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休闲度假等产品,通过与周边旅游目的地实行差异化发展,突破区域限制,深耕京津冀市场,拓展长江沿线城市群区域市场;二是发掘特色优势资源,构建多主题度假旅游服务迎合旅游市场热点;三是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重新包装,以精品旅游产品提高区域吸引力和带动力;四是要以高品质旅游产品迎合市场品质旅游需求;五是打造满足多元化旅游方式的文旅康养载体。
    在此基础上,定襄县全域旅游初步形成了“1个中心辐射、4条轴线带动、6大组团联动”的文旅康养发展空间布局:“1个中心”为,以县城为中心,主要承担旅游集散功能,重点打造“6馆一院”、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和景观提升;“4条轴线”分别为,一是串联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庄力园区、连贯忻州古城而成的忻定大道发展轴线,二是串联河边民俗博物馆(阎锡山故居)、西河头地道战遗址、遗山书院、薄一波故居、吉福寺、村连云等核心资源而成的忻阜路发展轴线,三是串联受禄乡、季庄镇成片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凤凰山温泉、植物园等优质旅游资源而成的定风线发展轴线,四是串联牧马河公园、丛蒙山文化旅游长廊、七岩山、东峪峡谷景区等旅游资源而成的定尧线发展轴线;6大组团联动为,一是以受禄乡康养小镇为核心、涵盖周边的凤凰山景区、汤头温泉、五台山机场、定襄站等在内的生态康养度假组团,二是以东峪风景区为主包括1谷2寨3沟、白佛堂等人文旅游资源在内的自然山水文化休闲度假组团;三是以河边民国小镇、河边文化产业园区为核心、联动晟龙木雕、北社东洪福寺的民俗文化旅游组团,四是整合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二续纪念馆、薄一波故居、尧泉北方机要局遗址等红色资源而成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组团,五是整合受禄农业示范区、吉福寺农场、村连云等资源形成点线带动的连片现代农业观光组团,六是以每个乡镇根据不同特色培养的两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构成的乡村旅游组团。
    不久前,定襄县委书记赵亚静先后到河边镇和南王乡调研文旅融合发展,要求河边镇利用民俗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和南庄片区自然风光资源,做好历史文化资源、山水自然资源与产业融合大文章;要求南王乡利用七岩山、魁星阁、文笔塔、柳林尖、西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址,进一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科学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以“小气候”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定襄全县干部群众正以奋斗者的姿态笃定前行,努力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中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