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7-20 第05版:长三角
|
大 | |
中 | |
小 |
|
|
透过奉贤新城看新江南文化 |
|
|
作者:
邱爱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155 |
|
|
|
本报记者 | 邱爱荃
沿着浦南运河这条主轴,乘船迎风前行,便能到达奉贤新城的核心区域,金汇港和浦南运河的交汇口“十字水街”。这一港一河,孕育了奉贤的过去与现在。而放眼未来,奉贤新城打造联通水岸经济、文化、交通于一体的滨水空间,串联起两岸的江南古镇文化遗存,打造独特的“一川烟雨”水岸经济带。 近年来,奉贤正不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探索新江南文化,溯寻新江南文化之源,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在奉贤新城建设中,奉贤以金汇港、浦南运河为载体,把新江南文化作为规划的底色和特质,打造“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生态立城、文化铸魂”的新江南城市布局。 当前,奉贤新城正在以“最生态”为指引,全力做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国家验收,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森林”。以推动新城绿环实施为抓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工作平台,全面启动绿环主脉贯通道和重要节点建设,推动各相关政策向新城绿环建设集聚;落实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新城内部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并依托绿道贯通和水系联通,加强与新城绿环联系。 总体工作方面,结合新城意象打造,推进“十字水街、上海之鱼”等绿色滨水空间建设。占地2.53平方公里的“上海之鱼”成为奉贤新城的核心景观湖。以绿地为基底,建成5个主题公园,形成城市公园集群,已相继建成开放。“十字水街”金汇港半马步道和浦南运河两岸22.2公里的生态绿廊和绿道贯通,获得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金奖。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与新城中心的绿道、蓝道、风景道三道融合构成复合慢行系统,综合体现了奉贤新城“美”与“强”的融合共进。 打造新城绿环,打通新城内外生态网络化联系,在上海市生态网络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3公里主带为“城乡融合带”,范围内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统筹田水路林村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1公里主环为“蓝绿交织带”,范围内以造林、理水为主,塑造新城周边以蓝绿为基底的大地景观。100米主脉为“空间贯通带”,打造绿环内主要郊野游憩空间和标志性绿道。该段南竹港、吴塘港、南沙港三水纵贯,串联农艺公园、大地美仓、花米港湾、梦泽冈身4个单元,以三水纵贯、水乡圩田、海陆变迁、人文荟萃为特色,打造高标准、高品质、三生融合的“贤荟花环”。 实施“公园+”,推进城园功能融合。以田字绿廊、十字水街和“上海之鱼”等绿化空间为载体,布局各具特色的市民休闲健身与运动场地、场馆;在生态底板上,布局商业空间,综合提升消费空间品质;由生态推动产业发展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 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并推进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区域防汛除涝能力,积极推进奉贤新城建设成“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