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8-10
2024-08-10 第04版:绿色 大 | 中 | 小 

绿·观点

作者: 白 雪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122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高: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多、转型任务重等一系列挑战,应对挑战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持续推动能源革命意义重大。以可再生能源为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过去10多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将以法律形式稳固相关重大改革成果,明确重大政策方向,与时俱进修改完善重要法律制度,优化新形势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环境,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
    电力行业要扭住重点,精准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动电力建设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二要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有组织地推进具有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具有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具有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三要大力推动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四要广泛凝聚创新合力,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凝聚推动电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加强标准研究、制订和应用推广,推进中外标准互认互通。
    ——2024年电力建设科技发展大会暨首届电力智能新型施工装备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
    在成本可控且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氢氨醇能源化应用将得到扩张。具体来看,在甲醇方面,预计2025年前航运燃料对甲醇需求规模较小;2025年后需求量带动产能产量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全国甲醇产业平均可再生氢应用率有望达到20%。汽车、船舶燃料替换是中远期全球范围内甲醇燃料应用的重要场景;在合成氨方面,预计2035年前,农业和工业消费仍是氨主要应用场景。2035年后氨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期,掺氨发电与氨动力船舶具备经济性;2060年,预计氨动力船舶渗透率达到40%以上,船舶用氨燃料需求量将达到约6500万吨/年;在氢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预计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其中绿氢占比为15%左右。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绿氢占比达到约75%~80%。
    ——“绿色燃料”研讨会暨长春市绿色燃料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
    (本报记者白雪编辑整理)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