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15
2025-07-15 第03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从“卷价格”到“拼价值”反内卷离不开理机制

作者: 邵鹏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601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图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出口汽车码头上等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新华社
本报记者|邵鹏璐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出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新信号。近期,“内卷”与“反内卷”相关讨论热火朝天。
    近一年来,我国对“内卷式”竞争的重视度明显提升,从“防止”到“综合整治”,从“强化行业自律”到“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整体规范化方向逐渐明晰,相关措施落地有望提速。
“内卷”有何危害
    内卷式竞争主要是指“违背经济运行规律,低质量、同质化的过度无序竞争”的现象。这几年,我国内卷式竞争表现特别突出,“996”“7×24”等新名词在社会广泛流行;2024年,光伏产业集体亏损,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16家光伏头部企业在2024年底联合签署自律公约,抵制低价恶性竞争;2025年以来,汽车产业打起价格战,龙头企业带头拼价格,行业整体影响严重,部分新能源车企亏损严重……
    面对上述情况,近一年来,“反内卷”相关政策高频出台。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则进一步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此同时,中央也发布多项纲领性文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价格机制以及完善相关审查监管制度等。
    “内卷”到底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要“反内卷”?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认为,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保市场份额陷入“逐底竞争”,不断压缩成本,通过降成本、降质量,甚至破坏商业伦理等手段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价格战”等压缩产业链利润,甚至造成现金损耗,反过来可能反噬企业创新能力。从宏观层面来看,企业利润下滑进一步传导至财政和居民收入,造成消费能力不足,从而形成负循环反馈,国内大循环不畅;重复建设、低效投入会影响长期的生产效率与潜在增长,导致宏观和微观存在温差,名义GDP持续低于实际GDP增速;企业不仅仅内卷也在外卷,容易引发贸易争端。
本轮“反内卷”有何不同
    本轮行业“反内卷”与10年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本质区别。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传统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安全压力等问题,通过行政化手段加码去产能、去产量、降杠杆、处理僵尸企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
    “本轮的供需不平衡则更为复杂。”张继强表示,从需求端来看,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房地产、基建等有所弱化,居民收入预期、资产价格、不确定感等复杂因素导致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外需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确定性。从供给端来看,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日益增强,但经济转型、技术迭代容易引发供给不平衡问题,而重视制造业、强调安全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的冗余,疫情期间采取了“保企业”的政策思路,地方“卷补贴”“卷支持”,金融强力支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都助长了供给端的扩张。从技术端来看,企业也在“卷技术”“卷路线”。最终形成了传统行业“需求不足型”问题和新兴行业“供给扩张型”问题并存的局面,有限市场需求之下企业开始“卷价格”。
    从产能利用率的分布上看,上一轮更多集中在钢铁、水泥、煤炭等上游行业,而这一轮更具广谱性。不仅仅是传统行业,汽车、机械等优势行业,光伏、风电与电池等新兴行业均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也是本轮“反内卷”的重点行业。
    “总量层面,破解‘内卷’困境重点或在缓解供需矛盾,推动落后产能有序出清,同时重构需求端的扩张功能。”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
如何破解“内卷”困境
    “本轮行业‘内卷’的根源在于各方的诉求并不相同,激励相容机制需要理顺。”张继强表示。
    中央层面,行政指令短期可以助力纠偏,但长期看还是要构建有利于经济循环畅通的制度体系。“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工具,政策效果直接且有效。本轮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部分措施仍有可借鉴之处。
    地方层面,改变关键绩效考核、统一大市场、财税体制改革是核心。不过,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整体偏紧,部分地区对产业投资存在路径依赖,还需平衡地方的财政压力,比如后续可以设立“去产能专项补偿基金”,通过转移支付对在此过程中税收下降、失业增加的地区进行补偿;对跨区域整合的产能,通过税收分成、产能指标置换等方式平衡两地利益。
    金融层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仅仅是“投”,还有事前审核与事后监管,尊重商业规律。一方面,可以尝试建立分层支持机制,对技术领先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担保、流动性与上市等支持,而对低端落后产能收紧信贷等各类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升级或退出;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监管并设立动态监测与预警,银行依据实时数据调整信贷投放,避免只管投,而不管“盈”。
    行业方面,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产能去化。近期“反内卷”信息中,行业自律明显更为主动。当前“反内卷”行业自律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不过难点在于企业的配合度,以及执行环节的效果等。通过行业内更为深度的利益绑定,强化自律组织的约束能力,是更为根本的解决方式。
    企业层面,需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收购兼并等是重要手段,塑造正向的激励机制。产能去化过程中,龙头企业凭借其市场地位、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影响力,需要主动承担主导角色。一是通过主动减产控产向行业传递产能错配共识,避免中小企业因信息不对称盲目扩产,要承担更高比例的减产配额,且要主动配合行业自律工作的推进;二是企业自身业务层面,通过业务转型、技术进步、差异化等方式降低竞争程度,同时扎根细分市场,不盲目扩张,也可推动产品的品牌化和出海;三是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兼并与收购,龙头企业并购中小产能、然后关停落后产能,优化行业结构,并购重组也是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