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15
2025-07-15 第03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与其纠结充电宝,不如增设电源插座

作者: 崔立勇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43
崔立勇
    与其在充电宝新政的纠结中徘徊不前,不如将重心转向电源插座的增加及公共充电标准的制定。
    充电宝是近期的热词。机场安检口,成筐被扣下的充电宝堆积如山。源于充电宝的安全隐忧,6月28日民航局新规颁布以来,此般景象在全国各大机场反复上演。
    充电宝的流行无疑是手机续航焦虑催生的结果。人们对充电宝的依赖,根本在于离不开手机。一方面,手机连着工作和职责;另一方面,出行、购物、用餐等日常活动也须臾离不开手机扫码支付。这还不算人们所沉溺的数字社交与娱乐。
    事实上,充电宝是慢充时代的产物。昔日数小时方能充满的手机,如今普遍支持百瓦快充,15分钟便可充至50%以上,半小时充满也很常见。然而,这本应成为缓解续航焦虑的破局技术,却因公共充电装置的匮乏,走出家门便无用武之地。
    公共充电装置在各地普遍处于“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窘境。尽管高铁站等交通枢纽逐步增设电源插座,但相较于庞大的旅客量,供给仅是杯水车薪。即便在机场,寻找电源插座也非易事。部分机场在座椅旁设有USB充电口,但充电速度缓慢,形同虚设。更有甚者,插座的插孔松动不堪,充电时需时刻手扶充电头。博物馆、旅游景区游客中心等场所的电源插座同样稀缺。
    强制要求新建公共场所按座位比例配备电源插座,或对车站、商场、景区等场所设定电源插座配置标准,同时给予政府补贴激励,这将极大加快相关服务落地的速度。对公众而言,即使适当收取充电费用,也要比租用充电宝划算不少。试想,在高铁站候车时,在餐馆用餐或咖啡厅小憩时,将手机快速充满电,这是何等的便捷。
    在公共场所增加电源插座确实需要明确法律界限,并以安全为前提,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通过电源插座为手机充电是更为环保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观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轨迹就会发现,续航焦虑的化解之道,并非将电池容量做得越来越大,也不是要求车主随车携带备用电池,而是借助于充电桩网络的大规模铺设。
    快充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而增设插座则是从根源上解决手机续航焦虑的必由之路。当城市毛细血管中顺畅地流淌出电能时,人们自然会摒弃沉重的充电宝,携带轻巧的充电器即可在城市中自由穿梭。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城市公共服务理念提升的应有之义。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