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5 第04版:民营经济周刊
|
大 | |
中 | |
小 |
|
|
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速引入民间资本活水 |
|
|
作者:
柴洁 宗航宇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57 |
|  | | 7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金华之光文化广场科技馆内,小朋友与智能机器狗互动。新华社 |
|
|
|
柴洁 宗航宇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表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各地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政策支持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 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聚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组建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民营资本控股的杭州经绍兴至台州、杭州至温州两条高铁相继建成投运,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引入民间投资,我们现在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最高的已达到20%,工业设备更新等领域支持民营资本的项目占比超八成。 “国家政策意图明确,即通过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将自然垄断行业上下游环节向民企开放,优化资源配置。”一位长期观察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研究专家表示,在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参与度从2020年的2%跃升至如今的10%,铁路、水利等传统“国字号”工程也逐步降低准入门槛。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目前,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已率先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准入领域不断拓展,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这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务实之举。有专家表示,投资体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可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助力国家重点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对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2025年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 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搭建了“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旨在推介各地梳理报送的基础设施等领域优质项目,持续吸引民间资本。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5日,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752个、总投资额10.15万亿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集中向民间资本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3万亿元。 据介绍,此次推介项目聚焦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环保、仓储物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依托“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向社会公开推介。同时,组织各地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专项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更多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加强跟踪协调和对接服务,强化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和融资支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充分说明国家对民间投资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务实之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表示,3200余个项目,让民间资本看到具体的投资方向,找到适合的投资标的,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有助于民营经济发展。 “此次推介围绕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建等关键领域,并配套相关支持举措,表明国家正通过系统性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提升民间资本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地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认为,此次推介项目还以长效机制破解民间资本“不敢投”难题。此次推介并非仅涉及项目本身,而是配套各项服务,如用地用海、环评、融资等,通过长效机制,降低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与成本。 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也将发挥其独特价值和作用。“应当说,民间资本的决策链条短,市场导向特点突出,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项目规划、技术转型、成本控制等环节更具灵活性,这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匡贤明表示,一般来说,国家重大项目(如水利工程、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民间资本力量不断壮大,可以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既能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又能通过灵活的机制安排,把分散的社会资本凝聚成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 地方推动民企更好参与重大项目 各地正精准施策扩大准入领域、全面清理隐性壁垒,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上海通过算力补贴支持民营企业在大模型研发和训练应用方面的投入,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表示,上海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机制,支持民企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并鼓励其在人工智能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无锡围绕民营企业重点关切,强服务、重创新、优环境,精准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江苏南通明确提出,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向民间资本推介质态较好、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江苏苏州提出要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禁以任何形式增设民间资本准入条件,推动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 “江苏建立了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使其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下一步,江苏还将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两新’工作,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更多细分行业领域。”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曙明介绍,浙江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更多优质项目,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并在项目推介、审批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了解“往哪投、怎么投”,不断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2025年第一批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229个项目入选,计划引入民间资本916.7亿元,涉及光电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教育、康养等社会领域及资源综合利用、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领域。 在广东省珠海市今年2月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表示,当前珠海正以“行动方案+若干措施”的方式,构建应用场景创新开放的“四梁八柱”,通过制度供给释放创新动能,全面推动民营企业、科研机构、产业资本深度嵌入应用场景建设。从去年初至今年4月底,珠海已分类别、分区域、分批次公开发布160个应用场景机会、218个创新产品和87项场景能力清单,推动各区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
|
|
|
|
|
|